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244186号提案的答复_政协委员提案_泉州市教育局
  • 索 引 号:QZ00104-2602-2024-00347
  • 备注/文号:泉教函〔2024〕215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教育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7-25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244186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泉州市教育局 时间:2024-07-29 23:09

答复类型:B类

陈建强委员:

  《关于推进泉州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2024418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努力推进基础教育全省走前列,把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变成“看得见的风景”。

  一、关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建议。

  我市高度重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是指导各县(市、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规划,根据片区功能定位、规划人口等要素,科学规划配套学校,合理设置办学规模,优先保障教育用地,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需求。二是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支持公办幼儿园新改扩建,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逐步消除中小学校舍安全隐患,有效扩大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十四五”以来,全市共争取公办幼儿园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等三类项目省级以上补助资金83566万元,新改扩建中小学、公办幼儿园项目475个,项目投资总额54.23亿元,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5760个,中小学学位111632个。

  二、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优化师资招聘补充和待遇保障。为进一步保障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需求,提高我市教师队伍总体水平,我局下发《关于做好2023年我市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泉教师函〔2023〕14号),2023年我市通过公开招聘、遴选优秀教师、调动等方式,多渠道补充教师5735名。截至目前,2024年我市公办中小学校已发布公开招聘在编中小学教师岗位4351个。2023年市直中学首批设置13个招聘岗位常年招聘博士研究生来泉从事基础教育,2023年引聘博士研究生3人。全年共计通过公开招聘、遴选优秀教师和专项公开招聘方式面向研究生、教育部部属院校本科毕业生等方式引聘1348名优秀高校毕业生来泉任教。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我市持续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进一步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标扩面,提高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

  (二)优化师资培养培育。1.“改薄提优”补强教师专业发展。“十四五”期间,遴选、培养市级以上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252人,组织开展市级薄弱师资专项培训共计培训教师7892人,促进教师队伍均衡提质。2.“雏鹰培优”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专业实战平台,每年均联合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暨技能竞赛活动,在福建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中,泉州市获优秀组织奖,教师获奖率75%,获奖学科覆盖面85.4%,均创历史新高。3.“平台建设”支撑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发展机构建设,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已于2023年9月组建,初步构建了“研训一体”的市级教师发展机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已全面实现标准化,其中5所进修校被认定为省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同时,优化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现有市级及以上名师名校长工作室24个、领航成员工作坊55个。4.“精准推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创新推优评审机制,严把评审条件,侧重教育教学实绩、专业发展状况等要素,着力提升教育人才项目入选率。“十四五”以来,共有71名中小学教师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省杰出人民教师、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省最美教师及提名奖等殊荣,53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时代名师培养计划、省级以上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获评人数均居全省设区市首位。

  (三)建立师德师风长效机制。1.建章立制促规范。高度重视全市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下发《关于健全长效机制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通知》《泉州市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八条措施》《泉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和《泉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规定》,并进一步健全师德长效机制,落实师德第一标准,严肃负面清单和违规处理规定要求,发挥师德考核、查处对教师行为的约束作用,规范教师从教行为。2.加强负面查处。治理师德突出问题,开展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落实管理机制自查、问题线索摸排、重点问题整治、专题警示教育等举措,整治师德热点问题。近三年查处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师德违规行为182起。同时,选取我市两批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3.强化正向激励。举办“教育随笔·我最喜爱的老师”教师征文大赛、“我身边的教育故事”微视频征集、师德讲堂、新教师入职宣誓、杰出人民教师报告会等活动,选树、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以榜样力量引领教师自我实现方向。连续32年公布泉州市“教育世家”(共计842户),近年来每年均隆重组织教师节庆祝大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尊师重教”座谈会,市主要领导亲自参加、部署教育工作。“十四五”期间,组织寻访泉州市“最美教师”11名、表扬市直(属)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199名。

  三、关于“深化课程改革”的建议。一是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求各地各校要严格实施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开齐开好规定课程,坚持教学相长,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切实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二是组织开展课程改革相关教研活动,比如,组织开展第五届教师教学大赛复盘总结交流暨指导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活动,组织开展省、市课题研究活动,举行“诗性教育对基础教育学校育人方式转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调研活动,探讨育人方式转变。举办以“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泉州市凯辉校长论坛,提升全市劳动教育水平。三是组织开展校本教研示范校及学科教研基地校建设,德化县、石狮市被确定为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县,有22所学校被确定为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学校。四是加强教学成果孵化,我市有4个项目荣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开展2023年泉州基础教育教学成果遴选培育工作,遴选推荐10项教学成果申报省教育学会优秀成果评选,共有9项获奖。积极申报国家课改实验基地区,通过探索、改进和完善教研体系建设(如培育60所校本教研示范校和100所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助推我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议。一是深入推进教育数智化转型升级,优化“泉州在线教育一体化平台”,大力扩充各类优质资源,持续推进“5G+专递课堂”“名师课堂”试点工作,开发学科、非遗文化、闽南文化等精品课程。组织申报创建一批省级“智慧教育试点区”“智慧教育试点校”。我市连续两年将“5G+专递课堂”为民办实事项目,市、县两级累计投入近6000万元,并将“5G+专递课堂”项目作为市对县教育局年度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进行量化考评。参与“5G+专递课堂”的优质校优先选派各级名师或有五年以上教学经验的优秀中青年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其中市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共计817人,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基于网络的教学安排、课堂教学、教学研究、质量监测、网络巡课、在线观摩、评价反馈的闭环系统。二是聚焦乡村师资薄弱实际,开展乡村师资提升培训,通过提升乡村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信息技术水平、拓展学科教学知识,培养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努力造就一批师德高尚、教育理念先进、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强、教学教研能力突出的乡村教师。2023年进一步开展泉州市乡村教师下沉式培训,通过集中培训、跟岗研修、校本研修、送教下乡、成果展示等方式下沉至县实施培养,2023年市级培训乡村教师、校长635名,其中下沉式培训、辐射教师105名。

  五、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建议。

  (一)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教育。我市落实中央、省上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有关文件要求,统筹调控民办义务教育招生规模,确保各县(市、区)民办义务教育规模占比原则上不超过去年。继续依法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民办普通高中教育,保障民办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鼓励、引导民办学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

  (二)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以年检为抓手,加强日常监管。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民办学校年度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为抓手,健全日常监管机制,重点关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招生情况、学籍管理等,每年定期公布年检结果。将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和责任督学日常督导范围,对存在违规招生行为、违反学籍管理规定的学校,视情节轻重给予约谈、通报批评、责令改正等处罚,切实营造规范有序、令行禁止的良好教育生态。

  下一步我市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巩固现有成果,总结有益经验,推动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育研究,面对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以及基础教育领域内存在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发展问题,找出差距,突破难点,推动泉州从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转变。

  衷心感谢您对泉州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蔡玉霖
  联 系 人:张万里
  联系电话:0595-22782219

泉州市教育局
2024年7月25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

您需要开启无障碍服务吗?

30秒后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