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卫艺语齐发力 成就学生全面发展_综合新闻_泉州市教育局
体卫艺语齐发力 成就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泉州晚报 时间:2025-04-11 23:46 浏览量:58

  近日,2025年泉州市体卫艺语工作培训会举行,我市各教育部门负责人、学校代表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通过实地观摩、政策解读、经验交流等形式,探索泉州教育在体育、卫生、艺术和语言文字领域的创新发展路径。(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陈森森/文 受访学校/供图)


足球接力课间活动

  27块运动场地 改造升级

  泉州的校园里,一场体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曾经短暂局促的课间,如今已大变样。截至目前,全市1182所小学中,已有927所小学完成了小课间15分钟的调整,占比高达78.43%,洛江、晋江等8个县(市、区)的小学更是全域落实这一改革。今年内,我市将推动所有小学以及独立初中校100%完成小课间15分钟改革,同时在全市建设一批智慧操场标杆校,通过AI赋能让孩子爱上运动、享受运动。

  每年的泉州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联赛,都是校园体育的 “狂欢节”。仅去年,篮球、排球、足球等赛事就吸引了426支学校代表队、50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赛场上,运动员们全力拼搏,用汗水和激情诠释着对体育的热爱,绽放青春光芒。


课间放松操

  不仅如此,学校体育评价改革也在稳步推进,“一条龙”贯通培养试点工作为怀揣体育梦想的孩子铺就了成长之路。从小学到中学,专业的训练和指导,让他们在体育的赛道上越跑越远。今年,5人制、8人制校园足球场地新建、改扩建被纳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泉州市教育局确定27块场地开启改造升级之旅。本次培训会现场,教育部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委员蔡向阳教授带来专业讲座,为项目建设者们提供了清晰的“施工指南”。孩子们未来将拥有更多优质的运动场地,尽情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

  启动“零钱艺术课堂”活动

  鲤城区建立“闽南语进校园”县域体系化保护传承机制,促进闽南语在校内活态传承;丰泽区创新学校美育工作,开展元宵花灯教育专场,将泉州特色民间工艺技法融入学校美育;晋江市印发《中小学(幼儿园)传习闽南语文化工作方案》……去年,我市艺术教育成果丰硕,开展了泉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等10余项品牌活动,近2万名学生参与其中,99件作品荣获省级奖项,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泉州世界文化遗产》初中、小学读本的出版,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家乡的魅力。本月,泉州市教育局还将联合泉州大剧院启动“零钱艺术课堂”活动,每个季度学生仅需1元零花钱就能走进大剧院,欣赏高雅艺术演出,其中未成年中小学生还可有一名监护人陪同参与,此举有助于提升全市青少年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卫生健康是校园稳定发展的基石,泉州在守护学生健康方面不遗余力。常见传染病防控和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扎实推进,目前全市135所学校3051间中小学教室已完成照明改造,柔和明亮的灯光为孩子们的视力健康撑起了 “保护伞”。此外,多部门联合行动,建立智慧监管平台,食安校园管理平台上线运行,家长可以随时反馈问题。“四不两直”检查、飞行检查等精准核查,消除校园食品安全隐患。在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从食材采购、加工到上桌,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只为让孩子们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激活家校社联动“引擎”

  在语言文字工作方面,泉州成绩斐然。推普周系列活动开展,助力普通话普及。在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泉州学子表现优异,503件作品获省级奖项,205件晋级国赛,获奖总数全省领先。“2025中国诗词大会”泉州市选拔赛的举办,激发了学生对中华诗词的热爱,让经典文化在校园里焕发生机。


学生开心地进行篮球运动

  下一步,泉州将一步强化部门协同,激活家校社联动 “引擎”,促进体教融合,拓宽体育人才成长通道;医教融合,加强与卫生、疾控部门协作,织密校园健康防护网;艺教融合,丰富艺术资源,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同时,以教联体建设为依托,汇聚各方力量,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泉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蔡吉生表示,各地各校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卫艺语实践活动以质量监测评价为导向,创新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探索建立具有泉州特色的学校美育评价制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需要开启无障碍服务吗?

30秒后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