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双减”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规范课后服务管理,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泉州市教育局继续组织遴选第四批34个课后服务工作典型案例,予以推广,供各地各校学习借鉴,总结提升,推动课后服务提质增效。(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陈森森 通讯员 潘美霖/文 学校/供图)
科学赋能 培养创新能力
开展校内探究活动、组织校外考察活动、研发科技社团课程……泉州市晋光小学创新科教模式,打造普及项目、常规项目、深度学习项目三种精品校本特色课程,形成“家校—院校—馆校—村校”四位一体协同联动的课后服务课程。该校利用毗邻市科技馆和泉州师院的优势,设有科学实验室、自然馆、种植园、耕读园等科技场馆23处,组织科普讲座、科普实践、科学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记者了解到,该校学生可跨班、跨年级选择无人机编程、科学实验站、科普种植等社团课程,参与白蚁防治、池水质检测等校内探究活动,组织科学考察夏令营、启明星科技等校外实践,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进行深入探索。
泉州市晋光小学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探究学习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因地因校制宜,创设多元化科学教育场景,采取跨班教学、混龄小队学习、跨学科学习、阶段性课时等方式,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如构建生态课程,低年级寻访校园植物,制作植物“身份证”;中年级设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主题活动,引领学生探索各种植物对阳光、水、土壤等环境的不同要求;高年级则通过3D打印、编程、计算机科学等课程,进行“植物共生”设计。该校还围绕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核心素养维度,开展学生科学素养综合性评价,确保评价与“未来儿童”发展需要契合。
而石狮市第七实验小学则借助“AI运动”智慧体育运动系统,推动课后服务项目向智慧化、个性化转变。体育教师将AI技术融入教学,授课地点不再局限于操场和室内体育馆,在新增的运动角带领学生做运动游戏、发起运动挑战,助推体教课堂的创新探索。物联网摄像头+AI运动分析系统会在学生进行锻炼时,采集运动视频画面,实时对学生的运动姿态、运动过程等关键指标作分析反馈,为学生开出专属的“运动处方”。
学科融合 提升综合素养
泉州一中以思政育人为抓手,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后服务,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该校还开发“思政+科技”“思政+艺术”等跨学科融合课程,让学生在学习思政知识时,也能接触科技、艺术等领域内容。学校还开展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竞赛、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升素质。此外,该校还密切家校联系,共同规划多元化的课后服务计划,如“亲子阅读角”“家庭科学实验站”,既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又有效提高家校共育成效。
泉州虹山中学立足鼠曲粿传统民俗文化,开展“我与鼠曲粿”跨学科融合特色实践活动。学生全程参与了鼠曲粿的制作过程,从和面、做馅到制作、蒸煮等,亲身体验每个环节,感受劳动的魅力。这种方式探索学科知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育人价值,提升了学生生活技能和综合素养。学校还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学习鼠曲粿制作,聘请民俗文化传承人开展现场教学,把劳动教育课堂搬到研学基地,提升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洛江区第二实验小学则携手社区开设了“侨文化+”课后服务课程,结合侨乡特色,开展丰富的跨学科活动。在音乐课堂上,学生学唱具有代表性的东南亚歌曲,当地归侨受邀传授异域风情的印尼舞蹈;在手工课中,学生观察峇厘村归侨建筑的独特风格,运用橡皮泥、黏土等材料制作印尼风情小屋,利用布料、纱线等素材设计印尼特色服饰,在动手操作中体验“侨文化”。学校还开辟“阳光生态园”劳动基地,邀请归侨糕点师傅教授黄金糕、千层糕等美食的制作方法,让学生体验制作美食的乐趣。此外,该校还组织学生走进“侨遇双阳”美食街,深入了解华侨的抗争历史和奋斗历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科创探索 引领学生发展
为助力课后服务“提档升级”,泉州市实验小学开设了人工智能初探—动力机械(E2)、人工智能—创意智造、无人机等课程,引导学生掌握无人机组装和编程基本技能。同时,学校还开设科学(实验)组、科艺制作(纸电路)组、科技创新组(小制作)等课后服务课程,让学生在实验和制作中探求科学原理;开设实物编程、图形化编程进阶(L4)、Python代码编程进阶、AI数据模型(GPT)等课程,围绕“模仿、思考、动手”三要素,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3D打印组和科幻画社团则为学生提供了创意和想象的空间,帮助他们在“智慧之笔”中描绘未来科技,点燃创新梦想。
泉州市实验小学老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比赛
南安市华侨中学积极开展机器人社团集训,举办了三届“汇芳杯”校园AI虚拟挑战赛、校园科技文体艺术节简易编程机器人比赛,搭设科技教育活动舞台,学生在“世界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等赛事取得佳绩。不仅如此,学校还通过Robosim虚拟机器人平台,面向基础年段开设《RoboSim虚拟机器人》《简易编程机器人》等校本课程,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与校外单位、校外科技人才专家建立公益合作,联合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精神。
泉州台商投资区第一实验小学根据不同年段的需求,开设多元化的科创课程,点燃同学们的科技梦想。低年级的课程注重激发兴趣,通过“看看、说说、做做”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中年级则开设了“电子百拼”“科技小制作”等课程,通过操作直观、创意十足的电子百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面向高年级则提供“趣味编程”课程,包括游戏、绘画、数学计算和人工智能等,让学生体验编程乐趣,展现天马行空的创意。
学用结合 解决实际问题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课后服务社团通过项目化或主题式推进阶段性阅读,开展“一起做绘本”“名著我来谈”“新书推介会”“古诗词讲解赛”等活动。每学期,社团确定三至五个主题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识字、绘画、批注和吟咏等方式,亲近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同时,结合新课标中“整本书阅读”和教材中“快乐读书吧”,设计可行的阅读任务,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亲子共读、制作阅读卡、漂流书、拍摄吟咏视频等。
福建师范大学泉港实验小学全面实施“美术+”特色课后服务课程,开发“美术+语文”绘本创作课程、“美术+科学”艺术乐高课程、“美术+劳动”图形钩编课程等,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同时,学校挖掘区域优秀文化资源,开设“纸上非遗”“红砖雕刻”“珐琅掐丝”“皮影漫画”等美术类特色课程。此外,学校还定期发布各类动态项目式课程任务,如“创设校园艺术展览角”“青花瓷龙主题墙”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为“中华灯谜教学示范校”,石狮市第二实验小学课后服务融合校本课程,编写灯谜教材,培养灯谜专业教师,开设初、中、高三个级别的灯谜特色课程,通过建设“灯谜文化长廊”、开展“校园灯谜艺术节”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自信,领略非遗魅力。不仅如此,学校还在中高年级开设长笛、单簧管、萨克斯等管乐课程,组建校管乐团,中年级开设合唱课程,中低年级开设“演讲与口才”基础班和高级班。
石狮市第二实验小学普及篮球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五育并举 提升审美情趣
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通过融合五育的多彩社团,提升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校在主题式实践课程中“育德”,将语言艺术类课程与思政课有机结合,在少儿演讲与口才、金牌小主持人课程中融入红色主题。同时,突出“玩·趣”“思·编”“创·动”特色,开设玩转百拼、AI编程、趣玩无人机、人工智能俱乐部、科学幻想画、WRC机器人等科技主题社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学校还将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化植入校本课程,成立书法、合唱、民乐团、折纸、漫画、乡音吟诵等文化艺术类社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则通过口琴课后服务课程,奏响音乐教育的多彩乐章。口琴课程融入合唱气息训练法,在吹奏前,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深呼吸、悠长吐气等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呼吸方法。教师创新引入多种趣味教学法,播放口琴模仿的动物声音,让学生感受到口琴的模仿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不仅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更多吹奏技巧,还享受到了音乐的乐趣。同时,教师编排会从基础到复杂的练习曲目,引导学生辨识音色,探索音区规律之美,系统训练提升吹奏技巧和音乐感知力。
晋江市磁灶镇梅里中心小学建构学科、环境、团辅三类一体的“小梅花”课程体系,融合语文、劳动、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开展学习梅诗、探秘梅花、种植梅花、唱响梅曲、手绘梅花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学校依托“润物细无声”的环境文化,如校门口涂鸦墙上的梅花主题诗配画、校园理念厅里的梅花少年评价体系等,开展周期性的梅花文化学习与宣传活动。心理专职教师还以“梅”为介,创造性开发梅花主题团辅小游戏,如“梅之约”寄语自己、“梅之韵”团队协作等,根据学生需求,分批次开展每周一次的“梅花小团辅”活动,陶冶学生的梅花品格。
晋江市磁灶镇梅里中心小学开展梅花主题特色课程
此外,泉州市明新华侨中学、泉港区惠华中学、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石狮市福民中心小学、石狮市灵秀镇华山小学、晋江市磁灶中学、晋江市陈埭镇坊脚小学、晋江市池店镇浯潭小学、晋江市第九实验小学、南安市第二小学、南安市水头中心小学(滨海校区)、惠安县新亭小学、惠安县凤凰城实验小学、惠安县互助小学、安溪县城厢中学、永春一中、永春县榜头实验小学、德化县金锁小学、德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等学校课后服务特色鲜明,也被列入第四批课后服务工作典型案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