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泉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泉州市教育局印发2022年泉州市教育工作要点
来源:泉州市教育局 时间:2022-03-08 11:27 浏览量:

  日前,中共泉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泉州市教育局印发2022年泉州市教育工作要点,对2022年全市教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省委、市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的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市“十四五”教育专项规划和教育惠民生补短板专项行动,加快填补教育发展短板,推动基础教育公平公益优质发展,创新发展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大力发展适应产业转型需要的职业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领航聚魂,以更强的党建引领事业发展

  1.深入推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领会,积极推动系列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组织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贯彻《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精神,调研总结试点经验,研究提出泉州市贯彻落实意见。探索建立市、县两级教育工作领导体制,统筹抓好全市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施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计划、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民办学校党建提档升级专项行动、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质量攻坚计划、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工程,积极打造市属高校党建品牌、民办学校党建特色,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泉州教育高质量发展超越。

  3.进一步加强干部培养。创新学习教育方法,构建 “青年互相学”“基地实践学”学习模式,努力提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七种能力”。强化党员教育培训,以训促长、以学促长,筑牢理想信念的压舱石,增强在新时代担当作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4.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更加突出政治监督,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更加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更加突出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推动源头防治和综合治理。

  二、五育并举,以更新的理念提升育人质量

  5.培根铸魂,将立德树人摆在首要位置。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实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品行养成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持续开展国防教育、生态文明、禁毒等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大中小幼一体化思政工作建设,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泉州市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展高校“讲好中国故事·上好思政课程”创优攻坚集体行动,打造一批高校思政精品项目和中小学(中职学校)德育典型案例。举办集中研训活动,开展泉州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和高校优秀辅导员、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遴选培养活动,泉州市中小学(中职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和优秀少先队员、共青团员评选活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持续举办“家长课堂”,开展“家庭教育”巡讲,遴选一批家庭教育典型案例,建设一批家庭教育特色学校,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动“五育并举”理念走进家庭教育。以泉州“世遗”“古城、古迹、遗迹”、红色教育等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推进研学实践教育。

  6.启智增慧,将关键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推动课堂教学变革,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水平,着力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持续推进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开展“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参加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从深从细落实“双减”要求,进一步加强作业、手机、睡眠、课外读物、体质健康、考试等管理,巩固课后服务全覆盖成果,推动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完善实验操作考查方法,丰富学校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让课程不止于课堂、学习不止于教室。

  7.强心健体,将身心健康列入刚性要求。实施心理健康提升计划,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泉州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题培训、心理疏导师技能培训各100人,力争建设100所标准化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室;深化体教融合,组织初中毕业体育升学考试、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市直中小学生常态化体质健康监测。巩固深化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果,组织全市中小学各项体育联赛活动,做好省体育教师技能竞赛泉州选拔赛,配合做好晋江第18届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推动一批学校体育场试点向社会开放;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改造一批近视防控教室照明。

  8.以美化人,将艺术素养融入成长基因。建立课程支撑、活动拓展、文化熏陶、评价引领“四位一体”的美育推进机制,推动落实学校主导、县级统考、市级抽测的艺术素质测评工作机制。开展美育浸润行动,丰富艺术实践活动,组织中小学生艺术节,扩大学生艺术大赛参与面,推动成立泉州市中小学生艺术团。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办好教育系统书画院,巩固深化优秀传统戏曲“校团挂钩”试点成果,加强青少年世界遗产教育,持续推进非遗文化、闽南文化进校园。举办全市第25届全国推普周启动仪式,组织全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及中国诗词大会市级选拔赛等活动,加强中小学“书香墨香校园”建设,组织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

  9.以劳育人,将奋斗精神深耕厚植于心。落实劳动教育课时和学分要求,加强校内劳动教育,拓展校外劳动实践体验,遴选一批覆盖不同行业的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劳动特色示范项目,推进家庭劳动教育。推动安溪县建好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推动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

  三、协调推进,以更优的资源回应群众关切

  10.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新改扩建幼儿园33所,新增学位1.2万个,增创各级示范园20所,建设8个“总园+”学前教育集团,办好乡镇公办中心园,督促各县(市、区)巩固提升学前教育公办率在50%以上,普惠率在90%以上。启动乡村学前教育办学点标准化建设。指导晋江市推进“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各项工作,促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11.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改扩建中小学建设项目51个,新增学位2.7万个,建设中小学教育集团6个,新增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75所,建成乡村温馨校园200所以上。出台《泉州市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规划》,遴选启动1~2个县(市、区)作为率先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先行创建县(市、区),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继续推行义务教育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保障随迁子女平等入学权利。精准落实资助育人政策,推进控辍保学从动态清零向常态清零,进一步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出台《泉州市义务教育新优校实施方案》,抓强抓优义务教育新优校培育项目。规范指导县域集团化办学,培育一批“名优校+”教育共同体,利用信息化技术试点实施“同步课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加强民族中小学校和内地班内涵建设,完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机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学校食堂供餐比例和供餐水平。

  12.推进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发展。围绕“高中教育质量全省走前列”目标,抓严高中达标晋级、省示范高中、课改基地校、特色高中建设,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7所,培育2个优质特色项目。新改扩建高中4所以上,竣工投用后新增学位0.4万个。放大“名校+”效应,鼓励支持优质教育品牌到我市合作办学。推进优质高中联合体“158”工作机制建设,统筹推进强基计划保障支撑、毕业班教师专题研训、毕业班学业质量监测项目,组织教育教学开放观摩研讨活动,推动全市普通中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加强组织中高考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研究,强化组考工作服务保障。建立全市高中录取统一招生平台,进一步完善高中招生改革。统筹谋划县域高中发展,健全提升保障机制,防止优质生源和优秀教师过度流失。

  13.推进特殊教育拓展融合发展。“一人一案”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深化融合教育试点改革,推动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两端延伸发展。推动30%以上的乡镇(街道)建有随班就读基地学校小学和初中各1所、在校残疾学生5人以上的普通学校建有资源教室和无障碍环境,指导20万人口以上未建设特教学校的县(市、区)筹划建设特教学校。抓好省级特殊教育改革试点校和省、市级融合教育试点校(园)建设,积极探索符合残疾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教育教学方法和途径,助推全市特殊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

  四、提质培优,以更精的服务助推产城融合

  14.加快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发挥高校、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聚焦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大力发展紧密对接我市“六三五”产业体系建设急需学科专业,重点建设20个左右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30门左右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新增5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评估,培育20个市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和“二元制”试点,积极探索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

  15.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筹建泉州市产教融合职教园区,完善产教融合信息发布制度,组建泉州市产教融合联盟,启动建设泉州市产教融合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培育建设10个产业学院、5个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引导合作行业企业积极申报省级产教融合型行业企业。落实“双高计划”,高标准建设1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0所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和3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支持县域中职学校高质量发展,培养农村急需的实用技术技能人才。开展10所“泉州市中职特色校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校终期评估验收,全市优质中职学校覆盖率达70%以上。完善中职学校招生制度,实现与普通高中同一平台招生。新改扩建中职建设项目2个,竣工投用后新增0.2万个学位。

  16.推动高等教育升级赋能。落实市政府与华侨大学战略合作协议,通过项目共建推进市校融合发展。落实市政府与源昌集团共建泉州高水平大学框架协议,推进泉州医高专南安校区建设和泉州师范学院拓展提升。支持黎明职业大学对标创建工科为主的本科层次职业学院。推动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等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开展校地、校企深度合作。推动泉州师范学院和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启动省级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闽南科技学院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准备、闽南理工学院和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做好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培育项目建设、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做好本科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专业评估工作。

  17.提升终身教育服务能力。规范发展继续教育,组织高校开展非学历教育自查整改。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企业员工、就业重点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技能)培训。深化泉州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推进县级电大更名转型工作,依托泉州终身教育大数据平台打造社区学习平台,推动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培育建设1~2个市级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10门左右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和一批社区教育示范基地。鼓励职业学校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进一步完善老年教育设施和场所,完善市、县、乡、村四级老年大学(学校)体系,培育建设一批老年大学示范校、社区(乡镇)老年学校(机构)。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暨“9·28终身教育活动日”活动。

  五、改革创新,以更活的机制增强发展动力

  18.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把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宣传引导和督促落实。突出将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情况纳入纪检监察、重点巡察、审计、经费监管、资金分配、教育督导等重要内容,确保改革任务落到位,推动办学导向回归教育规律,回归育人本源。推动市直有关部门对照重点改革任务,及时制定配套制度、政策和措施。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切实破除“五唯”顽瘴痼疾。遴选一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9.深化教育督导机制改革。落实《泉州市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措施》,推动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调整优化和人员配备、责任督学和教育督导人员工作费用、教育督导工作制度建设和项目评价工具研制等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协调落实省“对市督导”年度自评及其整改工作。对鲤城区、晋江市、石狮市开展“两项督导”。指导推动县(市、区)建立实施对乡镇(街道)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组织参加2022年国家、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加强对学校的督导工作,开展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深化推进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督导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双普”县(市、区)。

  20.加强中心市区教育资源统筹建设。围绕“一湾两翼”空间布局,结合“十四五”教育专项规划和惠民生补短板行动,优化中心市区学校布局、建设,统筹推进“抓城建提品质”43个教育项目。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中心市区一体化开发建设决定,完善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推动依法依规配套建设城镇新建居住区标准化学校。

  21.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贯彻省、市有关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部署要求,紧盯突出问题,集中开展攻坚行动。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进一步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力度,强化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政府指导价。

  22.推动教育科学研究体制机制改革。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以及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内设机构改革意见,立足我市教育发展实际,深化教科研机制改革,理顺机构及编制职数,加快组建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探索构建教研员专业发展体系,创设教研员发展平台,推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23.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快教育新基建布局,完善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持有条件地区申报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开展市级线上教育示范区、智慧校园示范校遴选工作。加强人工智能、实验考试等信息化应用模块应用管理,推动教与学方式的深刻变革。依托“泉州市在线教育一体化平台”,不断丰富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提升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应用水平,推动“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在中小学校按需应用,扩大名师名校优质数字资源覆盖面,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地方性新技术精品课程建设,遴选培育一批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和优秀案例。

  24.深化教育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教育交流合作,做好国际友好学校、姊妹校以及友城青少年友好交流活动。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发展,提升国际双语学校的办学质量,吸引高端人才入驻我市,赋能城市能级提升。支持高职院校跟随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建设“海丝学院”“鲁班工坊”。深化泉州与新疆昌吉市两地8所幼儿园、29所中小学“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成果,加强两地学校间教育教学、教研课改、组织建设、德育实践、民族团结、教师交流、干部互派、学校管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办好第四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合作论坛,争取举办高规格的国际教育论坛,以及青少年赛事活动,扩大泉州海丝名城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六、育德培能,以更实的举措推进人才兴教

  25.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抓重点。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养的第一标准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健全长效机制,推进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活动,健全师德失范行为查处通报和警示制度。加大师德典型选树和学习宣传力度,公布2022年泉州市教育世家,评选表彰一批“五一劳动奖章”“泉州市教学能手”。深入开展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和五一先锋号(工人先锋号)争创活动,加大对“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培育、扶持和推广力度。开展全市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26.激发教师发展内驱攀高点。实施校长“领航”计划,启动新一批150名市级名校长培养工程。创新新教师培训组织和开展模式,探索引进国内优质师范院校资源,实施新教师“启航”计划和初中强师计划。继续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开展“十四五”首批市级教学名师培养培训,遴选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500名。扎实开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师资轮训、融合教育师资专项培训、乡村师资培养培训、信息技术2.0培训、心理健康紧缺师资培训等专项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新一轮名优教师定期考核和名师工作室考核评估,促进区域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建强教师发展机构,推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标准化建设。启动“十四五”新一轮的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学科(专业)带头人遴选培养工作。优化教育人才引进政策,加强基础教育人才引进,创新完善泉州市桐江学者奖励计划,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

  27.优化队伍管理服务激活力。探索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办学内生动力,提升办学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全面推进“县管校聘”管理,落实教师职称评价和聘用管理,深化校长教师校际交流。推动依标足额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探索创新编外合同教师管理,推动有需求的县(市、区)与高校合作试点开展紧缺师资定向培养。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建立疗休养制度,组织一线优秀教师参加疗休养。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法定要求,完善绩效分配办法,切实保障中小学教师待遇。

  七、综合施策,以更好的环境保障持续发展

  28.建设“三个表率”模范机关。深入开展“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推广应用“三合一”机关党建工作体系,以“三个走在前”(机关党的建设走在前、业务工作实绩走在前、服务基层群众走在前)为目标,以第十四轮“五好党支部”创建、“海丝先锋”党支部达标创星活动、“党建+”融合载体、机关党建项目化管理等活动为抓手,以局机关科室二级效能考核、“科长论坛”“80后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机关志愿服务、文明单位创建等为载体,建立健全责任落实、督促检查、典型激励、考核问责、动态管理等措施,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精气神。

  29.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实施全市学校安全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推动全市学校在年底前100%完成标准化提升。深化校园安全整顿,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完成新一轮“平安校园”等级创建。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充分运用泉州公交车载媒体、微信、抖音等新兴主流媒体,精准投放校园安全宣传广告,利用微信、短信、家访等方式强化制度化家校联系。经常性开展学校安全工作交叉检查,建设全市教育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速报系统,实现全链条、可视化闭环管理。开展暑期“谨防溺水,珍爱生命”、交通安全“护苗”“防范欺凌,拒绝暴力”“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专项行动,全方位守护学生安全。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创建文明城 你我共参与”主题活动,指导学校做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有关工作,营造文明有序的校园氛围。抓实抓细学校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强化疫情防控重点环节督导检查,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持续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加大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校园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组织学校卫生保健教师培训,不断完善校园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应急预案。

  30.维护教育系统安定稳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落细落实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学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严格落实课堂和讲坛论坛研讨会报告会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信息发布“三审制”。分学段分领域贯彻落实中小学、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学校选用境外教材四个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地方课程教材审核管理,开展大学生消费观和防范不良网贷风险教育,确保校园保持安定稳定。

  31.优化财务项目管理。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建立全市“两个只增不减”落实情况预判机制,加强教育经费投入动态监测,确保“两个只增不减”落实到位。完善管理制度,推动市与县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推动修订《泉州市市级基础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泉州市市属中小学校合作办学专项经费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建立财政预算项目库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开展全市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和市直教育系统财务工作检查,继续委托第三方开展资金绩效评价,强化绩效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32.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升教育行政审批服务质量。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规范行政审批服务自由裁量权,细化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审批具体标准,制作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现场踏勘意见书。着力提升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水平。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三张清单”制度,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行政执法专题学习。加强局机关规范性文件、教育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核。推动学校依章程自主办学,推动各地各校建立健全教育法治和执法机构。制定并出台《泉州市教育系统“八五”普法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开展全市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