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潘燕燕
(2008年5月28日)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2008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传达贯彻国家、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部署全市教育工作。等一下,市政府朱明市长将亲自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方面的意见。
一、教育部年度工作会议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教育部于年初召开了全国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对2008年全国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确定了8大方面48项的具体工作任务。周济部长在会上对今年工作提出了六点工作意见。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出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二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是教育工作的主题。三是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主要任务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四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抓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和推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设岗位计划,做好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落实工作。五是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特别要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六是坚持教育改革开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继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新的管理体制。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于今年的3月在福州召开,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教育工委陈桦书记代表省委、省政府在会议期间召开了设区市分管教育领导座谈会,对今年的工作任务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切实增强教育先行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研究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以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二要切实保障优先发展教育。依法保障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坚持教育规划和资源配置优先,要求各地要切实把教育发展作为重点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用地上优先保证,在资金上优先投入。要坚持勤俭办学,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三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到抓师德,抓基层,抓保障,抓培训,抓改革,抓引进。四要切实推动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的解决。坚持素质教育是教育先行的主题,坚持均衡教育是教育先行的基础,把职业教育作为今后五年教育工作的重点,扎实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做大做强现有高等教育,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全力维护校园稳定和谐。
省教育厅鞠维强厅长在会上部署了今年全省共10项50条的教育工作要点,对我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开展"双高普九"和"对县督导"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我市教育工作要走在全省前列、积极发挥先行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二、2007年我市教育工作主要成效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事业呈现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主要表现在: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2007年全市财政投入教育经费34.43亿元,同比增长19.5%。全市用于"两免一补"经费19321.5万元;实施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助学政策和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生补助政策,全市享受免费、补助和资助的学生达92万人次。
--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考录取率分别达86.13%、99.87%、96.97%、62.85%和58.13%,比上年度有一定的增长;普职比6.2:3.8,比06年提高6个百分点;组织26000多人次的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培训;语言文字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泉州慈山财经学校与泉州经贸学院合并工作顺利完成,4所高职院校通过省级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明显优化,全市小学由06年的1725所调整为1643所,初级中学调整为358所(含完全中学初中部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德化、惠安通过省政府"双高普九"评估验收,晋江、石狮"对县督导"获省优秀等级。
--教育公平得以切实维护。国家各类助学政策规定全面落实;泉州慈善总会、关工委、教育基金会等社会各界对3360名困难学生进行教育扶贫助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力度加大; 全市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达标中学已达74所,占招生总数81.36%;依法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市"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对我市教育工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在上年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提高。
三、2008年及下一阶段的教育主要工作任务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的目标为指导,围绕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谋划教育发展的新思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认清形势,坚持优先发展,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方针。在新的历史阶段,教育面临着各种新的矛盾,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正在显现。在当前,我市教育最基本的阶段性特征,就是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现在,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等。
深入分析当前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对于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突显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大力推进我市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都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可以说,我市教育发展已经跨上了较高的平台,但要建成"教育强市"还需作出更大的努力。一是我市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相当大的比例。只有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才能将教育的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后劲。二是近年来,我市教育虽然发展很快,但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教育整体发展中仍然存在突出的矛盾,教育均衡化水平、师资队伍素质、幼儿教育发展等,与实现"教育强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趋旺盛,让子女有学上、有好学上成为人民群众最大的愿望。
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教育发展"三个优先"的讲话精神,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各级各部门应继续把教育发展作为重点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各级各类学校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证;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也仍然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统筹兼顾,坚持科学发展,推动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统筹兼顾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全面提高我市教育的整体水平。重点做好:
1、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继续深入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上来。重点要加强对中小学流生尤其是初中流生、辍学的控制,巩固"双高普九"创建成果,确保我市每一位适龄儿童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2、重点加快学前、高中教育发展速度。幼儿教育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市幼儿教育地位低、规模小、师资缺。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使幼儿教育在低水平徘徊,也直接影响义务教育的发展。为此,各县(市、区)政府要进一步明确责任,理顺体制,加大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保证每个乡镇都有一所公办示范性幼儿园;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要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对办学条件、教育管理未达标的幼儿园要依法取缔。
要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普通高中零增长的招生政策,2008年全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54000人,比去年减少2000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5%以上。当前,我们的工作重点要转移到通过多种渠道、各种手段扩大普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导向上来,使达标高中数量逐年增长,今年达标中学年招生数要力争达到全市普通高中计划的85%。鼓励支持民办学校申报创建普通高中达标中学。同时,要切实做好已达标高中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巩固提高工作,根据省教育厅5月8日最新通知精神,省教育厅将于今年下半年组织对全省一级达标高中进行复查,对复查不合格的将给予降级或撤消称号,请各县(市、区)务必重视这项工作,按照标准、按照要求,努力加强这些达标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办好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也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直接体现。要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今后一阶段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谋划、重点支持、重点推进。一是突出特色,形成品牌。职业教育发展要紧密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明确办学定位,设计专业布局;特别要有选择地打造品牌,在专业化发展上下功夫,在特色化建设上求突破,努力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二是做大规模,增强实力。今年,各地要加快县级中等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努力扩容增量,实现规模办学;同时要合理控制普高招生规模,增加中职招生量,今年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招生36000人,同比增招4000人,普职招生比力争达到6:4以上,让更多的困难家庭子女因可享受职业教育特惠政策而上学,因学到技艺而发展致富,也以此满足我市产业发展需要。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今年市级财政安排280万扶持7个重点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各县(市、区)也要安排专项经费,重点支持示范性专业和紧缺型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支持职教师资培训和扶贫助学工作。四是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向企业输送紧缺人才。要大力宣传和推介职业教育,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率和品牌知名度。五是扩大职业教育资源。支持泉州医高专为龙头学校组建福建省医药护理职业教育集团;同时,要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打破地区、部门、行业的界限,切实解决好投入不足与资源闲置的矛盾,加快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职业学校的资源整合,争取以骨干学校为龙头、行业企业为依托,组建成立泉州职业教育集团,走规模化、集约化办学的路子,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的功能。
4、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扶持以华侨大学、仰恩大学、泉州师院为基础的本科教育。支持黎明职业大学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支持4所高职院校做好迎接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进一步提高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大力开展自考、非学历教育证书的考试工作,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实施"桐江学者计划",促进我市高等教育从"规模"向"质量"转变,做强做大泉州高等教育。
此外,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要高度关注特殊教育学校发展,探索把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新路子,为残疾儿童、青少年的就业和生存服务。
(三)关注民生,坚持公平发展,努力提升教育均衡化水平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教育公平、关注和解决教育民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从全市范围来看,教育机会不均等、教育条件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城乡教育在资源、师资、管理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实现"学有所教"目标,坚持教育公益性,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更加关注困难群众的受教育问题,进一步完善教育公平保障体系。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加强对县(市、区)的统筹和分类指导,努力实现区域办学条件上的均衡;要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建立校长、教师培训、定期交流等相关制度,推进城乡之间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实现师资队伍配备上的均衡;鲤城、丰泽区作为省教育厅的试点单位,要积极探索区域内强弱学校之间挂钩帮扶的合作发展模式,总结经验,适时推广。在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分配中,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能,保证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特别是要加大幼儿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工作力度;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发展的财力支持和政策倾斜,全面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更好地保障各类困难学生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2、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标准化建设,这是今后我市教育工作中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各地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要很好地与本地区的学校布局调整、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新校园建设工程试点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为重点,大力推进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各县(市、区)要认真制定学校标准化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力争一年建设一批、达标一批。市政府今年安排250万对学校标准化建设给予扶持和奖励,也希望各县(市、区)要加大投入力度。要继续做好学校的布局调整工作,推行农村学校"集约型"规模办学,合理控制城市学校办学规模,调整后的农村小学办学规模要达到12个教学班以上;在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时,特别要加强城市发展新区的学校规划建设;抓好农村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为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提供平台。今年,全市将投入2500多万元扶持26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的配套建设,改善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办学条件;市委、市政府继续把扶持15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列为我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各县(市、区)要按规定做好配套资金的同时,也要安排相应的办实事项目,并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3、重视学校建筑质量,加快危房改造。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要高度重视学校工程建筑质量安全和危房改造问题。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校舍倒塌,师生死伤惨重,也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我市处于东南沿海的各种自然灾害多发地带,学校的建设质量问题,事关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牵涉千家万户,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各级各部门要深刻吸取汶川"5.12"大地震的沉痛教训,一方面是教育部门要加强师生抵御自然灾害的安全常识教育,适时组织开展地震模拟演练,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能力;另一方面,要切切实实地加强学校校舍的建筑质量安全工作,各级各类学校的建设必须严格依照国家颁布的标准要求和建筑安全标准,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建设厅和发改委《关于发布〈福建省义务教育校舍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和省国土资源厅、教育厅、建设厅《福建省教育用地控制指标》以及国务院、省政府关于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必须严把学校建设项目的各项审批程序和审批手续,包括规划设计、建设工程队伍的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理和工程竣工验收等环节,不得违规操作;学校校舍工程建设,出现建筑质量安全问题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这是一种百年的责任,无论人在不在岗,责任照样追究。近期,市政府将按照朱明市长在5月20日召开的市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上的强调要求,组织对全市的校舍建筑进行一次全面排查,请各县(市、区)做好相关准备;在检查中,对发现存在有安全隐患的部位要及时进行整改和维修加固,对该停用关闭的要坚决停止使用或关闭。
同时,要加快中小学校的危房改造步伐,目前全市还有77670平方米的D级危房,从今年度各县(市、区)上报的危房改造计划看,力度比较大,改造及新建校舍面积将达100491平方米,希望真正能抓好落实,市政府也将安排3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但是至今尚有个别县(市、区)未报危改计划,个别地方没有组织进行危房鉴定,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请各县(市、区)本着对党、对人民、对广大师生负责的态度,立即组织全面普查,摸清实情,制定改造计划;市教育局要不间断地组织专项督查,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
4、健全济困助学长效机制,做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要认真落实国家、省的奖学助学政策,增加财政投入,扩大受助比例,提高资助水平,完善资助体系。各地要因地制宜,逐步建立健全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机制,制订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的政策措施;落实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减免学费,减免比例不低于应收学费总额的10%;继续争取社会各界资金,帮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要落实高校和中职学校学生伙食保障措施,重点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确保高校和中职学校的安定稳定。要妥善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体系,完成"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食宿条件"改造工程。
(四)育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主题。近年来,全国各地(包括我市在内)频发学生的非正常死亡事件,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缺少活动锻炼、缺乏交往抗挫能力等造成的。由此,我市教育工作要进一步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1、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要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德育内容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基本道德规范和良好行为习惯。进一步抓好诚信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切实加强内涵质量建设。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这是我市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全市参加高考体检的63895名考生中,全部合格的考生仅占总数的15.71%,这是一个令人感到遗憾和痛心的现实,这是一个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由此,各级教育部门、各学校要真正树立"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数量,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坚持和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制度,把"阳光体育运动"制度化、长效化,切实提高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艺术等学科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各地、各校要通过开展以"校风、教风、学风"为主题的"三风"建设,熔铸学校的精神文化;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办学行为,熔铸学校的管理文化;通过建立校本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熔铸学校的课程文化;今年要重点推进"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南音、木偶戏、南少林武术文化、闽南语歌谣等进校园,弘扬闽南文化;通过改造校园环境,增强基础设施的育人功能,熔铸学校的环境文化。
要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最近一段时间,手口足病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这要引起我市各级教育、卫生防疫、全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的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要坚持"生命第一、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要求,切实做好手口足病的各项防控工作。特别是夏天将至,气温高,病原菌滋生蔓延快,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宣传,教育学生讲究卫生,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及时做好预防和消杀工作,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
3、切实加强招生和评价制度改革。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要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多元化评价模式的要求,树立素质教育的正确导向;教育评价制度不合理,不仅把高中教育、而且也会把初中和小学教育导入盲目应试的轨道,严重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由此,各级教育部门各学校必须坚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积极推进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多样化的考试评价和质量考核制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和"就近"入学的法律规定,实行免试、就近划片升学或免试、就近划片、电脑派位升学的招生办法。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继续实行网上报名、填报志愿、阅卷、录取咨询的方法,组织2008年初中毕业生参加体育课程的测试并实行等级评价方法。普通高中招生实行统招、定向、择校、特长生和保送相结合的方法。2008年市区一级达标高中定向生招生比例扩大到50%,各县(市、区)优质高中定向生招生比例应不低于30%。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考试,建立严肃、规范、公正、公平的考试制度。
(五)从严治教,坚持教书育人,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教师的素养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教育要兴旺,就必须构建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师德优良的教师队伍。
1、加强以农村和骨干教师为重点的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国家、省的部署,今年要重点抓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和培训机制,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等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各学校要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从业务培训、学术交流、考核奖励等方面给予培养、管理与激励,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科教学中的带头、示范和引领作用。要切实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今年将组织市级以上培训3万人次,着重做好高中师资培训;要大力提升师德水平,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要终止聘用;各级政府要切实帮助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更好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提升校长队伍管理能力。要按照去年全市中小学校长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在职校长和学校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组织一批校长参加国家级和省、市级培训,着力打造一支忠诚教育事业、富有开拓精神、实施科学管理、具有较高人格魅力的校长队伍。各地要加大校长公选的推行力度,进一步加强对校长聘任的监督管理和年度工作质量考核。广大校长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沉下身子,深入一线剖析考情、研究教情、分析学情,争做教育家,少当社会活动家。同时,今年要突出抓好省、市学校优秀校长、班主任、教师的评选活动,做到"优教"、"减负"、"保质"齐头并进。
3、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要按照国家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实教师引进、培训和激励等政策;今年,重点要组织开展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调研,切实解决农村教师"超编缺人"问题,探索建立县域范围内中小学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推动城镇学校富余人员向农村学校流动,提高农村教师整体水平;对体弱多病、长期不能坚持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及时办理提前离岗退养手续;在全市大力推行全员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科学定岗,公开竞聘,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深化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将教职工的工资待遇与岗位职责、工作数量和绩效挂钩,制定与聘用制度相适应的校内分配办法。
(六)各司其职,强化责任,共创我市教育新局面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我市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1、要以重教为先,强化政府责任。要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各县(市、区)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要依法保障对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投入中等职业教育不低于30%的比例、落实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不得拖欠、挤占和挪用教育经费,落实闲置教育资产处置相关政策,积极化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债务。要认真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扶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配套建设等。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充分发挥"双高普九"、"对县督导"和"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抓教育工作"督查考核机制,督促各级政府依法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2、要以兴教为责,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职能,完善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为教育发展优先提供经费保障。政法、民政、体育、关工委、工青妇等部门、团体要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身体健康、扶贫助学、社区教育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国土、建设、城乡规划、卫生防疫等部门要积极支持学校的各项建设工作,加强学校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特别是网吧整治,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建设安全校园,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一片净土。
3、要强化依法治教,塑造教育新形象。深入贯彻《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指导和管理,把依法治教的理念充分渗透到教育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把教育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坚持以区域内的公办学校入学为主,依法承担本区域政府义务教育的责任,保障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积极探索和完善民办教育发展模式,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有特色的民办教育机构,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投身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特别是中职教育发展等领域。同时,要按照《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完善各项规章和制度,以更加开放的政策、更加灵活的机制、更加规范的管理,帮助民办教育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行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初中招生工作意见,做好今年的初招工作,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要继续对教育乱收费保持高压态势,坚持纠建并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建立健全教育系统拒腐防变的长效机制和反腐倡廉的监控机制。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行政审批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热点敏感岗位的监管,科学规范权力运行轨道。继续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和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市教职员工中广泛开展"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教意识,保障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4、要以支教为荣,营造良好环境。当前我市教育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与挑战,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要充分利用好泉州晚报、电视台、广播电台、泉州教育信息网等阵地,大力宣传近年来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宣传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和尊师重教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有利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社会氛围。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学生家长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和广大教师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心、多一份支持,促进全市教育工作的大提升、大发展。
同志们,今年的教育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各学校要振奋精神,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