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实施中小学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设汇报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8-07-17 11:02
浏览量:
多年来,在省、市教育、财政、发改等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我县严格按照省、市有关部门的要求,立足实际,精心组织,致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完成了远教工程的"建、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效
我县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指导思想,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注重实效",立足县情实际,本着有利于提高教育投资效益,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则,科学推进远教工程。目前,全县共有计算机网络教室328间、计算机11424台(其中小学212间、配备电脑5609台,中学116间、配备电脑5815台),多媒体电化教室495间(其中小学278间,中学217间),66所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点,173所基层小学配备卫星教学收视点,72所初中校及中心小学配备一套教学软件,接入光纤、ADSL宽带学校320所,中学基本实现宽带上网,100%的中学、80%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今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财政专项拨出100万元,学校自筹150万元用于中小学添置计算机网络教室40室650台和多媒体电化教室29室。这几年,全县总投入近2700万元,建设中小学信息技术设施建设,加快我县教育信息技术装备步伐。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粗心组织。深刻认识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工程对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尽快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意义,将信息技术教育工程作为事关全县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大局性工作,纳入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纳入教育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县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县长龚培毓为组长,县府办、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工程领导组,并下设办公室。领导组经过深入调研和论证,粗心制定实施方案,对全县工程进行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及时协调解决实施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2.落实资金,稳步实施。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为确保工程项目落实到位,我县采取县财政拨款1350万元和学校自筹1000万元相结合的办法,及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工程如期启动。为顺利推进工程实施,我县进一步明确了实施工程的组织领导、项目布点和评估等有关要求。
3.从严把关,顺利推进。我县通过建立完善项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实施准备中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和责任,各级收、发货人名单和设备、软件的收货清单,认真组织设备转运工作,杜绝设备接收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整个过程没有错发或漏发一件设备。同时通过完善设备签收和验收手续,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对于项目工作前期准备及施工过程的管理、监督,我们也提出明确要求,所有学校用房均严格布置要求安装遮光窗帘、防盗设施,切实做到施工规范、布线美观、环境协调、运转正常。
4.建章立制,强化管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资金投入大,技术含量高,如果管理不到位,容易导致人为的损坏和丢失,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益。针对我县点多面广的实际,教育主管部门认真制定远教设备管理办法及各项规章制度,如《安溪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培训与管理方案》、《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使用办法》、《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教学日记》、《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常见故障及维护手册》和健全两种设备帐册等一系列规定,下发到各校,要求所有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对设备的管理、使用,严格执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了项目安全顺利实施,有效地加强了远程教育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同时,我县积极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管理应用能力;2004-2008年每年选派50名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小学青年教师,经过为期一年的脱产培训,分配到各小学担任信息技术课专任教师,有效缓解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紧缺问题。
三、狠抓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远教资源的效益
为了做好项目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我县制定项目设备登记簿和使用登记簿,资源下载记录和教师上课记录。同时要求学校远程教育管理人员在教师使用前进行节目预告。在使用中,学校充分利用教学光盘,组织学生观看光盘教学资料,扩大学生知识面,并将光盘播放与课堂讲授相结合,项目校通过卫星接收的电视节目、数字化教学资源,结合学校已有课堂资源,实施多媒体教学,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学生们普遍感到通俗易懂,进一步增强了学习兴趣。同时,我县把信息技术建设纳入督导评估体系、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教师年度考核内容之一,形成制度化、常规化、规范化,保证设备发挥良好效益。
四、存在问题和困难
我县农村中小学校数多、分布广、规模偏小,大多数学校经费十分困难,设备的使用维护费用负担较重,计算机老化问题严重,应及时更新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甚至因支付不起日常费用而把设备闲置,因此,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应建立适应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维护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一、主要成效
我县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指导思想,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注重实效",立足县情实际,本着有利于提高教育投资效益,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则,科学推进远教工程。目前,全县共有计算机网络教室328间、计算机11424台(其中小学212间、配备电脑5609台,中学116间、配备电脑5815台),多媒体电化教室495间(其中小学278间,中学217间),66所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点,173所基层小学配备卫星教学收视点,72所初中校及中心小学配备一套教学软件,接入光纤、ADSL宽带学校320所,中学基本实现宽带上网,100%的中学、80%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今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财政专项拨出100万元,学校自筹150万元用于中小学添置计算机网络教室40室650台和多媒体电化教室29室。这几年,全县总投入近2700万元,建设中小学信息技术设施建设,加快我县教育信息技术装备步伐。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粗心组织。深刻认识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工程对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尽快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意义,将信息技术教育工程作为事关全县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大局性工作,纳入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纳入教育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县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县长龚培毓为组长,县府办、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工程领导组,并下设办公室。领导组经过深入调研和论证,粗心制定实施方案,对全县工程进行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及时协调解决实施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2.落实资金,稳步实施。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为确保工程项目落实到位,我县采取县财政拨款1350万元和学校自筹1000万元相结合的办法,及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工程如期启动。为顺利推进工程实施,我县进一步明确了实施工程的组织领导、项目布点和评估等有关要求。
3.从严把关,顺利推进。我县通过建立完善项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实施准备中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和责任,各级收、发货人名单和设备、软件的收货清单,认真组织设备转运工作,杜绝设备接收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整个过程没有错发或漏发一件设备。同时通过完善设备签收和验收手续,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对于项目工作前期准备及施工过程的管理、监督,我们也提出明确要求,所有学校用房均严格布置要求安装遮光窗帘、防盗设施,切实做到施工规范、布线美观、环境协调、运转正常。
4.建章立制,强化管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资金投入大,技术含量高,如果管理不到位,容易导致人为的损坏和丢失,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益。针对我县点多面广的实际,教育主管部门认真制定远教设备管理办法及各项规章制度,如《安溪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培训与管理方案》、《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使用办法》、《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教学日记》、《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常见故障及维护手册》和健全两种设备帐册等一系列规定,下发到各校,要求所有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对设备的管理、使用,严格执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了项目安全顺利实施,有效地加强了远程教育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同时,我县积极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管理应用能力;2004-2008年每年选派50名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小学青年教师,经过为期一年的脱产培训,分配到各小学担任信息技术课专任教师,有效缓解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紧缺问题。
三、狠抓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远教资源的效益
为了做好项目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我县制定项目设备登记簿和使用登记簿,资源下载记录和教师上课记录。同时要求学校远程教育管理人员在教师使用前进行节目预告。在使用中,学校充分利用教学光盘,组织学生观看光盘教学资料,扩大学生知识面,并将光盘播放与课堂讲授相结合,项目校通过卫星接收的电视节目、数字化教学资源,结合学校已有课堂资源,实施多媒体教学,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学生们普遍感到通俗易懂,进一步增强了学习兴趣。同时,我县把信息技术建设纳入督导评估体系、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教师年度考核内容之一,形成制度化、常规化、规范化,保证设备发挥良好效益。
四、存在问题和困难
我县农村中小学校数多、分布广、规模偏小,大多数学校经费十分困难,设备的使用维护费用负担较重,计算机老化问题严重,应及时更新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甚至因支付不起日常费用而把设备闲置,因此,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应建立适应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维护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