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总结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7-09-01 16:08
浏览量:
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深刻地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应当"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在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基于课程目标立足学校本位,构筑教育信息化平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我们认为:教育的责任不仅应以发展人的智能素质为主要任务,更要以发展人的现代人格、科学思想方法,以及创新精神培养为重要目标,使我们的教育适应社会进步和人本发展的总体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材处理和教学时序,及由此对教师的更高素质要求都比以往教学过程丰富得多,教学的实际效果也明显地增强了。在信息化教育科研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还觉得除了必须密切上级的指导和专家的引领工作,加强区域性教研部门和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和实施有效的校本管理工作之外,还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举,保证并促进学校资源建设的持续发展。
"软件是灵魂,硬件是躯体"。学校应用软件建设重在植根于"应用"之上,在应用中推动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不断发展。在抓硬件建设促软件建设的过程中,我校又重点抓好"三个结合"--自制与购置相结合、华侨损资与学校斥资相结合、课题研究与常规应用相结合。
从1984年到1996年,水头中心小学致力于常规电教手段的应用研究。经过20年的实验研究,总结并逐步构建了信息化教育资源平台变革教育教学方式的、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了基于学校本位的信息化资源开发的方法与途径,为进一步深化发展学校教育信息化推动课程改革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996年秋,在观摩了省"四结合"教改会议示范课,初步了解计算机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深远前景后,在系统地总结发展电教深化教改的前期经验之后经验,我校认为这是从根本上变革学校办学方式提高办学效益的时机。因而于1996年暑假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办学,于同年秋季建立了计算机(无盘)网络教室,使用TOP97作为控制平台,进行CAI课堂教学模式的信息化教育探索。
经一年多的深入研究,结合常规电教经验,在全体参与实验工作的师生共同努力下,我们初步摸索出了基于计算机环境下的CAI课堂教学规律,认识到现代教育媒体在发展学生现代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作用。因而于1997年底筹备并努力从学校经费中挤出部分资金,于1998年初对原有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升级、扩展,同时投建一间多媒体电教室以及相应的电子备课室,并通过代理服务器实现最初的校园网络。由于抓扎实了教学研究工作,充分发掘了应用软件的潜能,我校电教工作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98年获省教改优秀成果奖,同时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其后,随着教育科研领域的拓展,参与实验师生的扩大与"实验校"在我地区的辐射作用,我校深感软件、资料的严重不足。为抢占教育制高点,我校于99年初再次节约经费用于扩展电教设施,采用DDN专线连接互联网,并建立学校主页。为进一步深化教育科学研究作好了硬件与软件准备。
2000年以来,针对学校资金短缺的实际问题,我校改变建设策略,实行了"分步实施、急用先建"的决策,结合新一轮教育改革再次完善了信息环境建设,有效地推动了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2001年,结合镇区改造翻建了一座教学用房;扩建了一套现代教育技术设备--45座计算机教室、配置5台专用机的电子备课室、48座语音教室,采用ADSL宽带上网更新了连接方式;实施了"朝阳行动计划",促进网上资源共享。2003年,完成又一座华侨捐建的综合楼建设,同时整修了校园面貌;实现了校园网络的物理网架构,并配置了相关的管理及应用平台,实现了班班联网;全面整顿校园网络秩序--建立校园网络信息中心,更新了部分硬件设备,合理布设了应用平台,如网络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办公系统、广播系统、资源库管理系统等,从而为我校的信息化高速公路建设全面"提速"与提质。
二、立足实际突出"学"与"用",充实与丰富学校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没有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现代教育技术又勇于从事现代教育科研的师资队伍,学校的信息资源建设将会举步维艰。因此,我校长期以来把师资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在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开发校本共享资源的同时,重点抓好"三个结合",促进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学、用"上获得不断提高:
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设立现代教育技术教研组,负责教师的理论学习、技术培训、课题研究等具体工作,重点抓好校本资源的建设工作,以及指导教师关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素质的提高,促进学校信息资源的发掘、开发和利用,促进教育教学软件的建设。
②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建立有效的校本培训平台,建立长效的校本教学研究机制,推动学校信息资源建设的"学"与"用"。如:聘请专家、行家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及应用技术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鼓励教师购买并自学有关软件应用等计算机技术学习材料,通过系统性的培训与选择性的自学,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理论和实践水平,促进校本资源建设的发展。
③吸纳与推广相结合。互动交流、评优激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与提高方式,也是我校长期以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例如: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各级举办的电教论文、优质课评选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教益、取得经验、增强信心,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信息素养的同时,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
目前,学校拥有的教育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应用平台有:教育教学音频资料、影像资料、鹏博士多媒体教学软件、科利华备课系统、科利华教学资料库及各学科VCD光盘资料。为便于查阅使用,我校还自行设计开发了"课件管理系统",配合电子备课系统供学校教育科研以及课堂教学的应用。在2000年底,我校根据泉州市教委的部署,承担了语文科资源库的建设任务;2001年暑假期间,我校又承担了全国资源库五个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任务。同时,在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近20年来,我校还积累了一定量的典型课例、优秀个案和信息化教育科研资源、校本课程资源。这些工作,为我校实现与全市乃至全国的资源共享做出了相应的前期准备。
至2000年前,我校大部分教师已基本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软件的开发、信息资源建设的初步技能,相当部分教师能制作课件服务于教学。近几年来,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教育论文评选,有40多篇获省、市级奖励,其中发表于正式刊物或CN刊物的有20多篇。参加各级各科信息化教育优质课评选,有近40课/人次获奖,其中《观潮》录相课获教育部优秀奖1人,获省级奖5人/课。CAI课件制作获省、市级奖的有26件;其中,《植物妈妈有办法》在全国课件评优中获奖,并入选全国资源库。
三、融入课改与时俱进,以务实创新的科研精神抓实素质教育。
在完善环境建设改善硬件设施,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以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同时,我校牢牢抓住教育实验课题研究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益。从前期(1984--1996)常规电教实验的"在应用中探索规律",到近期(1996--2000)计算机校园局域网的"在应用中完善提高",直至当前(2000年以来)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应用效益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我们主要通过对科研课题的不断深化研究、不断积累资料、不断地充实与完善校本资源建设,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切实推动了我校的教育现代化建设。
1、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建构适应新形势的教研管理策略综述。
2000年以来,根据上级部署结合我校实际,我校经过反复研究,重新审视了学校教育科学管理与实施模式,制定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办学策略,向更深层次推动我校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落实校本研究的规章制度。我校主要设有3个教育科学研究小组: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规定每个研究小组每学期组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1-2次,组织两次以上研究课,每位教师举行至少1次研讨课。此外,由教导处定期组织举行全校性的各类评优课、学科竞赛等。利用每周四晚业务学习时间及周六研讨日,坚持以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一周的教学回顾与反思、评课、说课等内容的研究活动。学校从时间、地点、经费等方面确保教研组活动能得到强化。因此,确保了学科教研活动中的集思广益,初步形成了"合作基础上竞争,竞争过程中合作"的良好风气,全面推进了我校集体备课工作的正常、有序、有效进行。
二是以立项课题实验带动校本研究。课题研究是校本研究的具体化,只有把课题研究管理好了,校本研究工作才能真正深入开展。如何做好课题的管理工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整合现有课题;制定课题实验方案;课题实验过程中定期举行研究活动;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小结,在校内推广课题成果。例如:把我校现有的三个立项课题统整起来,实行统筹规划统一部署,让现有课题研究注入课改内容,体现课改精神,并为课改服务。同时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围绕总课题,结合各学科教学实际,确定各学科研究的中心课题。然后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学科和年级,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个专题,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逐步使自己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并形成自己教学特色。这项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师资素质的提高。
三是加强信息资料管理。广开信息渠道、加强资料管理、开展校本研究,对强化学校效能管理至关重要。我校每年除了订阅《福建教育》和《素质教育博览》以外,还坚持每年订阅《人民教育》、《北京教育》、《上海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电教》、《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报刊及多种电子软件。这些大量的教育科学学习资料,既方便教师备课时选用参考,又为开展教育科研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范例,为推进学校教育科研提供了有效地交流平台。同时,通过强化对信息资料的效能管理,又促进了我校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和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从而更为地充分调动师生的"教"和"学"的两个积极性,促使教学质量稳定持续提高。
四是加强校本培训,在实践中互动提高。三年来,学校派出30多人次的骨干教师到其它省市考察学习、听课取经。同时,我校还制定了相应的教研互动制度,要求教师学成归校后,要以不同的形式实行学用汇报活动。再则,我们一边通过每周的课堂教学现场研讨活动,开展实验班与非实验班联谊对话研讨活动,不断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每个角落,把课改成果尽快地推广普及;一边积极参与省、市、中心校组织的各项学科活动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例如每学期均按计划分专题,举行至少两次片区级以上的公开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积极主动承担中心校及市级的即时性中心教研活动任务或活动现场。2004年度,我校接待本镇中心校三十多所小学及外乡镇、外市县兄弟学校到我校调研参观、访问、学习培训达1250人次。我校也定期派出骨干教师,分别到兄弟学校作专题讲座、上示范课、观摩课进行帮扶互动近五十人次,均受到有关单位的好评。通过这样的研讨交流活动,老师们也在互相启发互动发展,互相汲取研究经验,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碰撞发生变革,在师师互动中一次次获得专业成长,同时也促进了我校教研水平的整体提高。
2、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我校取得的部分科研成果概述。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化,我校现承担两个国家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小学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一个省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自律发展的研究》;一个泉州市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的研究》。在加强教育科研推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学校的办学效益获得了良性循环,教育教学效果受到上级充分肯定。学校也因此适时调整工作目标,于2003年进一步整顿校园信息化系统,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推向新的层次,获得了较为可喜的成果。简述如下:
教育改革、办学发展方面:近三年来,学校在接受福建省示范小学跟踪评估中得到好评外,还先后被评为泉州市创安先进学校、泉州市第九届文明学校、南安市课改先进单位、南安市"绿色学校"、泉州市少先队工作金奖单位等。同时在第四届PHE国际中小学生幼儿美术书法大赛中荣获集体三等奖;在泉州市青少年"三模一电"竞赛中分别获得小学组"奥迪杯"拼装车、四驱车、竞速项目团体总分一、二、四名。
教科实验、课题研究方面:①"十五"课题研究。2004年5月份,我校的课题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获中期评估一等奖,并在全国会议(北京)作为优秀案例推广交流。同时,该课题在"十五"研究期间还有3篇课题研究论文分别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和《小学教学参考》上;有9篇研究论文分别发表于南安市、泉州市等公开刊物上;有近20篇课题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②课程改革实验论文: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二十七篇;分获国家、省、市级论文、案例、随笔等评选一、二、三等奖计六十二篇。③教育教学评优。 学校面向兄弟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开放教育教学活动,共有33节课参加交流研讨活动,我校推荐6位老师参加各类优质课评选均获得了中心校一等奖,其中陈姗妹和王凤龙两位老师代表南安市参加泉州市的优质课评选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国家、省市级奖的有108人次。
实验校交流辐射方面:学校在接受山西教育考察团、广西教育考察团、长乐市教育考察团的参观指导及研讨交流活动中,得到与会专家、同行的充分肯定,教师进一步坚定了搞好课改实验的信心。
四、发展学校信息化教育的构想。
水头中心小学走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推动办学效益道路,突出办学特色争创优质学校的成效受到社会普遍肯定,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为使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工作再上新水平,我校经初步论证,又一次修订了近期发展规划:
完善校园网终端设施,通过远程教育网与互联网、校园网的整合,实现班班信息化;争取再次扩建网络教室、小组研究学习协作室;投建电子阅览室,实现办公、管理数字化,争取近期迎接福建省教育信息化现场研讨会明年在我校召开。这些,都将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现代化,促进教育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举,保证并促进学校资源建设的持续发展。
"软件是灵魂,硬件是躯体"。学校应用软件建设重在植根于"应用"之上,在应用中推动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不断发展。在抓硬件建设促软件建设的过程中,我校又重点抓好"三个结合"--自制与购置相结合、华侨损资与学校斥资相结合、课题研究与常规应用相结合。
从1984年到1996年,水头中心小学致力于常规电教手段的应用研究。经过20年的实验研究,总结并逐步构建了信息化教育资源平台变革教育教学方式的、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了基于学校本位的信息化资源开发的方法与途径,为进一步深化发展学校教育信息化推动课程改革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996年秋,在观摩了省"四结合"教改会议示范课,初步了解计算机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深远前景后,在系统地总结发展电教深化教改的前期经验之后经验,我校认为这是从根本上变革学校办学方式提高办学效益的时机。因而于1996年暑假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办学,于同年秋季建立了计算机(无盘)网络教室,使用TOP97作为控制平台,进行CAI课堂教学模式的信息化教育探索。
经一年多的深入研究,结合常规电教经验,在全体参与实验工作的师生共同努力下,我们初步摸索出了基于计算机环境下的CAI课堂教学规律,认识到现代教育媒体在发展学生现代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作用。因而于1997年底筹备并努力从学校经费中挤出部分资金,于1998年初对原有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升级、扩展,同时投建一间多媒体电教室以及相应的电子备课室,并通过代理服务器实现最初的校园网络。由于抓扎实了教学研究工作,充分发掘了应用软件的潜能,我校电教工作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98年获省教改优秀成果奖,同时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其后,随着教育科研领域的拓展,参与实验师生的扩大与"实验校"在我地区的辐射作用,我校深感软件、资料的严重不足。为抢占教育制高点,我校于99年初再次节约经费用于扩展电教设施,采用DDN专线连接互联网,并建立学校主页。为进一步深化教育科学研究作好了硬件与软件准备。
2000年以来,针对学校资金短缺的实际问题,我校改变建设策略,实行了"分步实施、急用先建"的决策,结合新一轮教育改革再次完善了信息环境建设,有效地推动了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2001年,结合镇区改造翻建了一座教学用房;扩建了一套现代教育技术设备--45座计算机教室、配置5台专用机的电子备课室、48座语音教室,采用ADSL宽带上网更新了连接方式;实施了"朝阳行动计划",促进网上资源共享。2003年,完成又一座华侨捐建的综合楼建设,同时整修了校园面貌;实现了校园网络的物理网架构,并配置了相关的管理及应用平台,实现了班班联网;全面整顿校园网络秩序--建立校园网络信息中心,更新了部分硬件设备,合理布设了应用平台,如网络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办公系统、广播系统、资源库管理系统等,从而为我校的信息化高速公路建设全面"提速"与提质。
二、立足实际突出"学"与"用",充实与丰富学校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没有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现代教育技术又勇于从事现代教育科研的师资队伍,学校的信息资源建设将会举步维艰。因此,我校长期以来把师资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在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开发校本共享资源的同时,重点抓好"三个结合",促进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学、用"上获得不断提高:
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设立现代教育技术教研组,负责教师的理论学习、技术培训、课题研究等具体工作,重点抓好校本资源的建设工作,以及指导教师关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素质的提高,促进学校信息资源的发掘、开发和利用,促进教育教学软件的建设。
②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建立有效的校本培训平台,建立长效的校本教学研究机制,推动学校信息资源建设的"学"与"用"。如:聘请专家、行家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及应用技术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鼓励教师购买并自学有关软件应用等计算机技术学习材料,通过系统性的培训与选择性的自学,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理论和实践水平,促进校本资源建设的发展。
③吸纳与推广相结合。互动交流、评优激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与提高方式,也是我校长期以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例如: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各级举办的电教论文、优质课评选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教益、取得经验、增强信心,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信息素养的同时,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
目前,学校拥有的教育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应用平台有:教育教学音频资料、影像资料、鹏博士多媒体教学软件、科利华备课系统、科利华教学资料库及各学科VCD光盘资料。为便于查阅使用,我校还自行设计开发了"课件管理系统",配合电子备课系统供学校教育科研以及课堂教学的应用。在2000年底,我校根据泉州市教委的部署,承担了语文科资源库的建设任务;2001年暑假期间,我校又承担了全国资源库五个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任务。同时,在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近20年来,我校还积累了一定量的典型课例、优秀个案和信息化教育科研资源、校本课程资源。这些工作,为我校实现与全市乃至全国的资源共享做出了相应的前期准备。
至2000年前,我校大部分教师已基本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软件的开发、信息资源建设的初步技能,相当部分教师能制作课件服务于教学。近几年来,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教育论文评选,有40多篇获省、市级奖励,其中发表于正式刊物或CN刊物的有20多篇。参加各级各科信息化教育优质课评选,有近40课/人次获奖,其中《观潮》录相课获教育部优秀奖1人,获省级奖5人/课。CAI课件制作获省、市级奖的有26件;其中,《植物妈妈有办法》在全国课件评优中获奖,并入选全国资源库。
三、融入课改与时俱进,以务实创新的科研精神抓实素质教育。
在完善环境建设改善硬件设施,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以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同时,我校牢牢抓住教育实验课题研究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益。从前期(1984--1996)常规电教实验的"在应用中探索规律",到近期(1996--2000)计算机校园局域网的"在应用中完善提高",直至当前(2000年以来)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应用效益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我们主要通过对科研课题的不断深化研究、不断积累资料、不断地充实与完善校本资源建设,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切实推动了我校的教育现代化建设。
1、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建构适应新形势的教研管理策略综述。
2000年以来,根据上级部署结合我校实际,我校经过反复研究,重新审视了学校教育科学管理与实施模式,制定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办学策略,向更深层次推动我校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落实校本研究的规章制度。我校主要设有3个教育科学研究小组: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规定每个研究小组每学期组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1-2次,组织两次以上研究课,每位教师举行至少1次研讨课。此外,由教导处定期组织举行全校性的各类评优课、学科竞赛等。利用每周四晚业务学习时间及周六研讨日,坚持以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一周的教学回顾与反思、评课、说课等内容的研究活动。学校从时间、地点、经费等方面确保教研组活动能得到强化。因此,确保了学科教研活动中的集思广益,初步形成了"合作基础上竞争,竞争过程中合作"的良好风气,全面推进了我校集体备课工作的正常、有序、有效进行。
二是以立项课题实验带动校本研究。课题研究是校本研究的具体化,只有把课题研究管理好了,校本研究工作才能真正深入开展。如何做好课题的管理工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整合现有课题;制定课题实验方案;课题实验过程中定期举行研究活动;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小结,在校内推广课题成果。例如:把我校现有的三个立项课题统整起来,实行统筹规划统一部署,让现有课题研究注入课改内容,体现课改精神,并为课改服务。同时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围绕总课题,结合各学科教学实际,确定各学科研究的中心课题。然后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学科和年级,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个专题,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逐步使自己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并形成自己教学特色。这项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师资素质的提高。
三是加强信息资料管理。广开信息渠道、加强资料管理、开展校本研究,对强化学校效能管理至关重要。我校每年除了订阅《福建教育》和《素质教育博览》以外,还坚持每年订阅《人民教育》、《北京教育》、《上海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电教》、《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报刊及多种电子软件。这些大量的教育科学学习资料,既方便教师备课时选用参考,又为开展教育科研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范例,为推进学校教育科研提供了有效地交流平台。同时,通过强化对信息资料的效能管理,又促进了我校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和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从而更为地充分调动师生的"教"和"学"的两个积极性,促使教学质量稳定持续提高。
四是加强校本培训,在实践中互动提高。三年来,学校派出30多人次的骨干教师到其它省市考察学习、听课取经。同时,我校还制定了相应的教研互动制度,要求教师学成归校后,要以不同的形式实行学用汇报活动。再则,我们一边通过每周的课堂教学现场研讨活动,开展实验班与非实验班联谊对话研讨活动,不断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每个角落,把课改成果尽快地推广普及;一边积极参与省、市、中心校组织的各项学科活动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例如每学期均按计划分专题,举行至少两次片区级以上的公开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积极主动承担中心校及市级的即时性中心教研活动任务或活动现场。2004年度,我校接待本镇中心校三十多所小学及外乡镇、外市县兄弟学校到我校调研参观、访问、学习培训达1250人次。我校也定期派出骨干教师,分别到兄弟学校作专题讲座、上示范课、观摩课进行帮扶互动近五十人次,均受到有关单位的好评。通过这样的研讨交流活动,老师们也在互相启发互动发展,互相汲取研究经验,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碰撞发生变革,在师师互动中一次次获得专业成长,同时也促进了我校教研水平的整体提高。
2、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我校取得的部分科研成果概述。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化,我校现承担两个国家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小学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一个省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自律发展的研究》;一个泉州市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的研究》。在加强教育科研推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学校的办学效益获得了良性循环,教育教学效果受到上级充分肯定。学校也因此适时调整工作目标,于2003年进一步整顿校园信息化系统,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推向新的层次,获得了较为可喜的成果。简述如下:
教育改革、办学发展方面:近三年来,学校在接受福建省示范小学跟踪评估中得到好评外,还先后被评为泉州市创安先进学校、泉州市第九届文明学校、南安市课改先进单位、南安市"绿色学校"、泉州市少先队工作金奖单位等。同时在第四届PHE国际中小学生幼儿美术书法大赛中荣获集体三等奖;在泉州市青少年"三模一电"竞赛中分别获得小学组"奥迪杯"拼装车、四驱车、竞速项目团体总分一、二、四名。
教科实验、课题研究方面:①"十五"课题研究。2004年5月份,我校的课题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获中期评估一等奖,并在全国会议(北京)作为优秀案例推广交流。同时,该课题在"十五"研究期间还有3篇课题研究论文分别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和《小学教学参考》上;有9篇研究论文分别发表于南安市、泉州市等公开刊物上;有近20篇课题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②课程改革实验论文: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二十七篇;分获国家、省、市级论文、案例、随笔等评选一、二、三等奖计六十二篇。③教育教学评优。 学校面向兄弟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开放教育教学活动,共有33节课参加交流研讨活动,我校推荐6位老师参加各类优质课评选均获得了中心校一等奖,其中陈姗妹和王凤龙两位老师代表南安市参加泉州市的优质课评选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国家、省市级奖的有108人次。
实验校交流辐射方面:学校在接受山西教育考察团、广西教育考察团、长乐市教育考察团的参观指导及研讨交流活动中,得到与会专家、同行的充分肯定,教师进一步坚定了搞好课改实验的信心。
四、发展学校信息化教育的构想。
水头中心小学走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推动办学效益道路,突出办学特色争创优质学校的成效受到社会普遍肯定,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为使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工作再上新水平,我校经初步论证,又一次修订了近期发展规划:
完善校园网终端设施,通过远程教育网与互联网、校园网的整合,实现班班信息化;争取再次扩建网络教室、小组研究学习协作室;投建电子阅览室,实现办公、管理数字化,争取近期迎接福建省教育信息化现场研讨会明年在我校召开。这些,都将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现代化,促进教育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