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应用水平 推进信息化建设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6-06-01 10:30
浏览量:
2005年,我校是现代教育技术跨越式发展的一年,是成果较为显著的一年,课题研究、资源库建设、课件制作、网站更新、优质课录像拍摄等取得突出的成效,较好地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我们在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硬件、软件建设,开展师资培训,积极推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面提高领导、教师、学生信息化素养,全面开发学生和教师的创新能力,加快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步伐,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泉州第二实小的现代化教育进程有了崭新的飞越和提高。
这一年学校的信息化工作主要结合省级课题《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优化人格教育环境》从以下几方面来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增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活动的人格塑造力。
一、建立网络化管理系统
通过学校各处室部门的配合,加强培训与指导,全面实现学校各类管理的信息现代化。学校信息化管理分为:行政管理、人事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
1、行政管理
(1)学校行政管理是对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管理,包括学校基本信息、学校部门信息及学校发展信息进行发布和管理。
(2)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实现电子化文件交换;校内能高效地传达工作指令(各类文件、通知、通告、校长工作计划、教育教学信息等通过数字化校园内部网传输)。
2、人事管理
(1)人事档案管理
逐步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档案数字化,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档案的保存条件,使学校的人事档案建设成规范化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局域网服务学校各部门。
(2)教师的测评、综合表彰记载
3、教学管理
(1)学籍管理
对学校的年级、班级、新生注册、新生分班、学生变动情况等进行管理。
(2)课务管理
通过计算机提供自动排课,实现排课的自动化,具有合理性、高效性、灵活性。
(3) 教师成长信息化管理
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课题、教学论文、案例、随笔、CAI课件等进行管理。
(4) 教学资料库
教学研究和备课用的学科资料;优秀教案(主要是获奖课教案等)、课堂教学实录(分学科册次排列)等。
(5) 学生成长信息化管理
学生对学生的素质测试、竞赛考试、学期考试成绩,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种报表。
3、后勤管理
能及时了解学校的固定资产及办公设备等方面情况。如:学校的仪器设备、校产管理、保安管理(监控联网)、学生体育健康情况等。
信息现代化的学校管理运行模式将引发传统管理体系的深层变革,使整个办公、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更高效、更便捷,决策更民主、更科学,逐步形成充满活力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管理模式。
二、探索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教学模式。
我校注重实践,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各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多媒体的优势,积极探索教师、多媒体、学生三维多向教学模式。
1、充分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
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广泛应用,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注入了时代的活水。通过网络,师生可以阅读到浩如烟海的教学资源,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最大限度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从而开阔视野,发散思维,听百家言语、看百家思想。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使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具有时代特点,已成为我校老师的一种共识。
2、充分运用多样化的学科教学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教育的冲击不仅是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使教学形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1)演示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演示工具是一种最基本形式,教师可利用现成的教学软件或用powerpoint等其它工具编制课件,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于理解的内容或用动画配合声音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知识形成过程来增强教学信息的表现能力,符合儿童认识规律,收到传统教学中难以达到的效果。
(2)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由于有信息技术的支持,学生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和进行个别化学习。利用网络参与学习,打破了常规教学形式,实现了教学形式多样化。
三、运用网络技术构建互动平台,促进学生人格发展。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根据本校学生人格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构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模式,它在结构上是培养目标和信息技术条件的整合;功能上是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与适应社会环境的统一;在评价标准和方法上是以学生的自我调控、自我评价为主。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创造家校、师生、生生和社区广泛参与的氛围,全方位普及教育信息化。
1、进一步完善《雏鹰》报电子网站,为学生发表作品和交流提供平台。既给学生以大胆表达的机会,又给学生以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自我肯定意识。
2、利用校园红领巾电视台视频动态窗口,让学生在参与策划、制作、采访、摄制、主持等节目制作的全过程中自主创造自我教育的活动。同时,还鼓励学生自己撰写稿件,编排节目然后充分利用家里DV录制自己的节目在学校播出。经常通过电视台播放的爱国主义影片、法治、行为规范讲座及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开辟家校联系平台,家长和任课教师可就孩子的学习、品德、习惯、个性心理发展等方面问题及时在网上进行沟通,实现家庭与学校、家庭与家庭的互动,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达到和谐。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它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质、言谈举止都不停地给予影响,甚至打上深深地烙印,家长队伍是一只潜在的、重要的师资力量。因此必须充分开辟新型的家教渠道,发挥家长的教育力量,并与学校教育有机互补,相互协调,形成合力,提高教育资源的效益。如:家教征文--今年寒假期间学校继续开展家教征文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家教征文活动增加了网上投稿渠道。这一举措得到了家长们的响应,网上投稿渠道累计收到征文20余篇,占收到征文总数的1/3强。校徽评选--校徽是学校的标志,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内涵。为了庆祝即将到来的十周年校庆,达到"聚人心、促发展、树品牌"的目标,我校面向教师、学生和家长公开征集、评选校徽。参与者可以通过邮箱或直接送交的方式参加征集设计稿活动,目前征集已经结束。与征集同步开展的是投票活动,随时将征集到校徽设计稿发布在学校网站校徽评选专栏上供全体师生、家长评选和网上投票。目前已有600多人次参加了正在开展中的投票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建立"知心小屋"网页。在网上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及时矫正心态,完善人格。网络的隐蔽性、互动性为心理辅导和咨询提供了天然的好途径,在时间和空间上打破了原有的心理辅导模式,学生可以毫无顾虑地、随时随地地袒露自己的心扉,进行自我心理测试、青春期教育、网络的心理咨询、Email的心理疏导、网站上的问题解答、休闲音乐欣赏、幽默故事等栏目。
5、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实现了传统图书室所无法实现的功能,学生可以跨越时空查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开展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构建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体系。
6、以校园网为平台,开设网上科技馆共开设科普知识竞赛、科学模拟小实验、科技博览等三个专栏,可供学生自由浏览、操作、竞猜、学习,通过网上科技活动形式竞争意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创造了各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必须让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方式,也就是必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因此通过这些平台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四、抓信息教育科研,提升全校师生信息化素质
随着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迅速扩展,传统电教插上了现代信息化的翅膀,并正在从教育的辅助地位上升到教育改革的关键,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强有力的杠杆支点。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教师头脑中的"软件"跟不上学校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发展进度,必须让所有教师提高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才能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能效。
因此我校加强教育科研,坚持科研兴校,进一步树立新的教育发展观、质量观、人才观,坚定不移地走教改之路,拓宽教改的深度,加大教改的力度,提高教改的效度。引导教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发展。我们狠抓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益。学校开展省级信息技术课题"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优化人格教育环境"这一课题的研究,根据本校学生人格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构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模式,它在结构上是培养目标和信息技术条件的整合;功能上是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与适应社会环境的统一;在评价标准和方法上是以学生的自我调控、自我评价为主。由此探索出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健全学生人格教育的模式。该课题通过二年的研究,多次开设省市级公开课,积极组织参加各级信息化竞赛,并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
参加全国第二届环境教育教学课件大赛获奖一览表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对课题组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锻练和培养了教师;同时对促进全校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在学校教育中全面推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整个课题研究中,我们在抓好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的同时,狠抓了实践研究和应用推广。
这一年学校的信息化工作主要结合省级课题《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优化人格教育环境》从以下几方面来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增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活动的人格塑造力。
一、建立网络化管理系统
通过学校各处室部门的配合,加强培训与指导,全面实现学校各类管理的信息现代化。学校信息化管理分为:行政管理、人事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
1、行政管理
(1)学校行政管理是对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管理,包括学校基本信息、学校部门信息及学校发展信息进行发布和管理。
(2)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实现电子化文件交换;校内能高效地传达工作指令(各类文件、通知、通告、校长工作计划、教育教学信息等通过数字化校园内部网传输)。
2、人事管理
(1)人事档案管理
逐步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档案数字化,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档案的保存条件,使学校的人事档案建设成规范化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局域网服务学校各部门。
(2)教师的测评、综合表彰记载
3、教学管理
(1)学籍管理
对学校的年级、班级、新生注册、新生分班、学生变动情况等进行管理。
(2)课务管理
通过计算机提供自动排课,实现排课的自动化,具有合理性、高效性、灵活性。
(3) 教师成长信息化管理
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课题、教学论文、案例、随笔、CAI课件等进行管理。
(4) 教学资料库
教学研究和备课用的学科资料;优秀教案(主要是获奖课教案等)、课堂教学实录(分学科册次排列)等。
(5) 学生成长信息化管理
学生对学生的素质测试、竞赛考试、学期考试成绩,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种报表。
3、后勤管理
能及时了解学校的固定资产及办公设备等方面情况。如:学校的仪器设备、校产管理、保安管理(监控联网)、学生体育健康情况等。
信息现代化的学校管理运行模式将引发传统管理体系的深层变革,使整个办公、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更高效、更便捷,决策更民主、更科学,逐步形成充满活力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管理模式。
二、探索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教学模式。
我校注重实践,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各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多媒体的优势,积极探索教师、多媒体、学生三维多向教学模式。
1、充分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
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广泛应用,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注入了时代的活水。通过网络,师生可以阅读到浩如烟海的教学资源,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最大限度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从而开阔视野,发散思维,听百家言语、看百家思想。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使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具有时代特点,已成为我校老师的一种共识。
2、充分运用多样化的学科教学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教育的冲击不仅是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使教学形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1)演示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演示工具是一种最基本形式,教师可利用现成的教学软件或用powerpoint等其它工具编制课件,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于理解的内容或用动画配合声音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知识形成过程来增强教学信息的表现能力,符合儿童认识规律,收到传统教学中难以达到的效果。
(2)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由于有信息技术的支持,学生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和进行个别化学习。利用网络参与学习,打破了常规教学形式,实现了教学形式多样化。
三、运用网络技术构建互动平台,促进学生人格发展。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根据本校学生人格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构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模式,它在结构上是培养目标和信息技术条件的整合;功能上是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与适应社会环境的统一;在评价标准和方法上是以学生的自我调控、自我评价为主。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创造家校、师生、生生和社区广泛参与的氛围,全方位普及教育信息化。
1、进一步完善《雏鹰》报电子网站,为学生发表作品和交流提供平台。既给学生以大胆表达的机会,又给学生以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自我肯定意识。
2、利用校园红领巾电视台视频动态窗口,让学生在参与策划、制作、采访、摄制、主持等节目制作的全过程中自主创造自我教育的活动。同时,还鼓励学生自己撰写稿件,编排节目然后充分利用家里DV录制自己的节目在学校播出。经常通过电视台播放的爱国主义影片、法治、行为规范讲座及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开辟家校联系平台,家长和任课教师可就孩子的学习、品德、习惯、个性心理发展等方面问题及时在网上进行沟通,实现家庭与学校、家庭与家庭的互动,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达到和谐。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它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质、言谈举止都不停地给予影响,甚至打上深深地烙印,家长队伍是一只潜在的、重要的师资力量。因此必须充分开辟新型的家教渠道,发挥家长的教育力量,并与学校教育有机互补,相互协调,形成合力,提高教育资源的效益。如:家教征文--今年寒假期间学校继续开展家教征文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家教征文活动增加了网上投稿渠道。这一举措得到了家长们的响应,网上投稿渠道累计收到征文20余篇,占收到征文总数的1/3强。校徽评选--校徽是学校的标志,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内涵。为了庆祝即将到来的十周年校庆,达到"聚人心、促发展、树品牌"的目标,我校面向教师、学生和家长公开征集、评选校徽。参与者可以通过邮箱或直接送交的方式参加征集设计稿活动,目前征集已经结束。与征集同步开展的是投票活动,随时将征集到校徽设计稿发布在学校网站校徽评选专栏上供全体师生、家长评选和网上投票。目前已有600多人次参加了正在开展中的投票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建立"知心小屋"网页。在网上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及时矫正心态,完善人格。网络的隐蔽性、互动性为心理辅导和咨询提供了天然的好途径,在时间和空间上打破了原有的心理辅导模式,学生可以毫无顾虑地、随时随地地袒露自己的心扉,进行自我心理测试、青春期教育、网络的心理咨询、Email的心理疏导、网站上的问题解答、休闲音乐欣赏、幽默故事等栏目。
5、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实现了传统图书室所无法实现的功能,学生可以跨越时空查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开展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构建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体系。
6、以校园网为平台,开设网上科技馆共开设科普知识竞赛、科学模拟小实验、科技博览等三个专栏,可供学生自由浏览、操作、竞猜、学习,通过网上科技活动形式竞争意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创造了各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必须让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方式,也就是必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因此通过这些平台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四、抓信息教育科研,提升全校师生信息化素质
随着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迅速扩展,传统电教插上了现代信息化的翅膀,并正在从教育的辅助地位上升到教育改革的关键,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强有力的杠杆支点。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教师头脑中的"软件"跟不上学校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发展进度,必须让所有教师提高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才能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能效。
因此我校加强教育科研,坚持科研兴校,进一步树立新的教育发展观、质量观、人才观,坚定不移地走教改之路,拓宽教改的深度,加大教改的力度,提高教改的效度。引导教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发展。我们狠抓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益。学校开展省级信息技术课题"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优化人格教育环境"这一课题的研究,根据本校学生人格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构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模式,它在结构上是培养目标和信息技术条件的整合;功能上是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与适应社会环境的统一;在评价标准和方法上是以学生的自我调控、自我评价为主。由此探索出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健全学生人格教育的模式。该课题通过二年的研究,多次开设省市级公开课,积极组织参加各级信息化竞赛,并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
参加全国第二届环境教育教学课件大赛获奖一览表
郑秋影 |
2005.8 | 《我喜爱的动物》 | 2005年第二届全国环境教育教学作品大赛(课件) | 优秀奖 |
林家喜 | ||||
林志杰 | 2005.8 | 《可怕的白色污染》 | 同上 | 优秀奖 |
陈华珠 | 2005.8 | 《校园周边(津坂路)环境调查》 | 同上 | 优秀奖 |
蔡霜霜 | 2005.8 | 《大瀑布的葬礼》 | 同上 | 优秀奖 |
洪雅婷 | 2005.8 |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生活垃圾的处理》 | 2005年第二届全国环境教育教学作品大赛(案例) | 二等奖 |
郑秋影 | 2005.8 | 《我喜爱的动物》 | 同上 | 二等奖 |
林家喜 | ||||
陈锦松 | 2005.8 | 《清除白色污染铸造环保长城参赛课例》 | 同上 | 三等奖 |
黄艺弘 | 2005.8 | 《节约水资源综合实践课》 | 同上 | 三等奖 |
公心冰 | 2005.8 | 《环保从购物开始》 | 同上 | 三等奖 |
林志杰 | 2005.8 | 《可怕的白色污染》 | 同上 | 优秀奖 |
潘晓芳 | 2005.8 | 《小行动拯救大地球》 | 同上 | 优秀奖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