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7月30日讯 日前,黎明职业大学新材料与鞋服工程学院“石榴花开—团结出彩”实践团师生前往百崎回族乡白奇村开展“大手拉小手”支教活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挖掘非遗文化特色,让当地儿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老师,老师,这个头饰太漂亮了,我中午要戴回去给爸爸妈妈看!”黎明职业大学新材料与鞋服工程学院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专任教师郑晓敏给当地儿童佩戴渔女服饰簪花围,一个6岁的小女孩儿戴上簪花围后舍不得摘下。
郑晓敏示范簪花围制作过程(图片来源:黎明职业大学)
授课过程中,实践团师生们根据当地夏令营26个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通过主题引导、问题抢答、趣味互动、生动示范和“一对一”指导等形式开展教学,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勇于设计、大胆动手,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和丰富想象解读传统文化之美,表达属于这个年纪最纯净的期许和愿望。
凌子超在课堂上展示小朋友的扎染作品(图片来源:黎明职业大学)
据了解,此次实践团不仅开设了“三大渔女服饰文化讲座和布艺贴画”、 “浔埔女簪花围头饰制作”、“民族风皮革手链制作”、“‘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刮画绘画”和“‘弘扬传统文化,感受非遗魅力’”扎染小包包手工教学制作”等5门支教课程,还组织了乡情调研、专题采访、乡民写真、抖音直播、白奇村旅游攻略短视频制作和“大手拉小手”实践成果展等活动。
实践团还通过联办“石榴花开结硕果,民族团结向未来”主题文艺晚会的形式为白奇村村民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才艺表演。(温清苹 雷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