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报讯(融媒体记者陈森森 通讯员林嘉蕙)“幼儿园门前的路为什么叫爱国路呀?”“华侨新村和爱国路到底有哪些联系?”近日,泉州幼师附属幼儿园的孩子们带着关于周边文化地标的疑问,开启了一场探访之旅。这是以“爱国路上的幼儿园”为主题的沉浸式思政课,将爱国情怀具象为可触摸的文化印记。
活动中,孩子们手拉手,用脚步丈量学园到双拥亭纪念碑的距离、细数番仔楼内罗马柱上的凹槽、触摸百年花砖纹路等方式,亲身感受幼儿园周边文化。老师则以问题为探索导向,引导幼儿开展趣味性、生活化的园外研学活动,学会观察、体验、交流,厚植爱国情怀。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们还积极查阅园史馆、档案馆等资料,聆听园长和退休老教师讲述华侨爱国故事,进一步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该园黄阿香园长介绍,该园构建以周边1公里文化圈为实景课堂、以侨胞爱国史料为鲜活教材、以“幼儿思政工作坊”创新教学方式的“三维育人”模式,从本土挖掘爱国人物资源,开展适合儿童且多元的爱国教育活动,探索新时代幼儿园教师思政素养提升路径,厚植全园师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师幼品德素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