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书记在全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发展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4-04-20 09:18 浏览量:

(2003年4月23日)

同志们: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大任务,是当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必须摆上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4月2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门听取汇报,研究有关政策措施。如何做好这两项工作,这里我提六句话要求:
   一、高度重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之一,直接关系到"富民强市"这个第一要务的推进力度和实现程度。从大局看,是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围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推进科教兴市,推进三大创新,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开发人才资源,有利于提高人均教育水平和人口整体素质,为实施项目带动和载体建设战略,建设高新技术孵化、民生产品制造、石油化学工业、特色农业产业、生产要素集散五大基地提供智力支持。我市劳动力知识结构重心偏低。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2000年全市从业人员中具有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学历的比例为10.11%,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为2.61%,分别低于全国12.7%和4.7%的水平。这种状况与我市经济总量居全省前列的地位极不相称,若不尽快改变,势必严重制约全市生产力水平和企业效益的提高,以至影响"两个率先"进程。从自身看,是建设教育强市的必然要求。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主要承担为升学和就业服务的重大任务,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去年我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仅为49.24%和44%,有一半以上约7万多名初中毕业生不能继续升学。这些初中毕业生如果不能继续接受教育,既可能因此浪费人才资源,更可能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只有围绕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2005年60%以上、2010年80%以上和技术工人占各类职工总数50%以上的总目标,狠下决心,负重拼搏,才能尽快改变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相对滞后的局面,才能顺利实现建设教育强市目标。
   二、合理布局。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使学校分布更合理、教育资源更优化。高中阶段教育,要坚持多路并进、规模与质量并重的办学路子。根据"十五"期间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从2003年到2005年,全市普通高中年招生数要增加到5万人以上,在校生逐步增加到16万多人。为此,要扩大高中特别是优质高中规模,新建一批现代化高中;发挥名校品牌效应,推动达标完全中学初、高中分离;通过组合办学,减少薄弱学校,扩大优质高中招生能力;改造提升老校,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活力。职业教育,要健全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市里将成立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规划、政策、办学、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统筹职能。要坚持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思路,力争3至5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校均规模千人以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均规模3000人以上,拥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所、省级15所。同时,要处理好两对关系,一是普通高中教育与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关系,防止以牺牲"两基"为代价来发展高中教育;二是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合理确定两者结构比例,促进两类教育协调发展。
   三、深化改革。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构建政府为主、社会共同参与的办学新体制。高中阶段教育,要用足用好省、市有关公办高中办学体制改革政策。鼓励省级达标中学利用银行贷款或引入社会资金,建设新校区或老校扩建改造;鼓励省级达标高中校发挥办学优势,与社会力量合办民办高中校,带动民办普通高中发展;鼓励薄弱高中和新建高中吸纳社会资源,实行国有民办的办学体制。职业教育,要创造良好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注意营造一个"重技术、重技艺"的社会氛围,树立职业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主干地位。按照政府统筹、面向社会、地方为主、依靠企业原则,在集中力量办好公办职业学校的同时,支持和指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
   四、提高质量。保持教育旺盛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提高办学和教学质量。①推进课程改革。要以素质教育为重点,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倡导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②建设示范高中。争取到2005年,建成国家级示范性高中8所、省级达标中学60所左右,三级以上达标中学招生数达到全市普高招生总数的70%。③提高师资水平。要广辟师资来源,实施教师资格制度,鼓励和引导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经过培训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后到高中任教;支持教师合理流动,解决一些地方师资不足的矛盾,促进高中教育均衡发展;重视师资培训,使他们的师德修养、教学能力、敬业精神等得到提升。④优化专业结构。主要是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好一批与我市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专业,并建好一批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技校,使人才培养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好地衔接。
   五、多方投入。面对我市高中阶段入学人数剧增而政府财力有限的实际,要积极拓宽思路,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①加大财政投入。市、县财政在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要调整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比例。认真落实省市对完善职业教育投入体制、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的明确规定,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比重不得低于20%。②提高融资能力。通过财政、金融、税收、信贷等手段提高教育融资能力,发挥政府有限资金的扩张效应,可采取拨款与贷款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异地迁建、土地开发等途径筹措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经费。③利用民间资金。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优质高中、职业学校的新建、改扩建工作;发挥侨的优势,引导和促进侨台港澳同胞助学兴教;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独资、联合、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教育后勤服务体系建设。④扶助困难学生。要全面落实相关政策,以"奖、贷、助、补、减"等方式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让他们得以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六、强化职能。①责任落实。要建立各级党政"一把手"抓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制,及时协调解决资金投入、建设用地、师资培养等问题,并将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各级党政领导政绩考核依据之一。②法制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人大、政协要加强对执法的检查监督,依法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各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要依法规范教育管理行为,为教育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各类学校也要依法规范自身办学行为,尤其是招生、收费和教学行为,维护教育发展秩序。③多方参与。教育部门要牵头制定、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划及政策措施,加强宏观管理和组织协调;财政部门要研究增加教育投入的办法,落实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惠政策;建设、规划、土地等部门要做好用地规划,提供足够的教育用地;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研究和指导学校推进人事、分配、职称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宣传部门、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这次会上,市政府将与各县(市、区)签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发展职业教育责任状。希望大家按照责任状要求,各就其位,各尽其责,集中力量打一场攻坚仗,如期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目标任务,服务和推动大泉州经济圈、文化园、城市群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