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校园故事,传承学校文化
时间:2011-07-29 11:31 浏览量:

惠安荷山中学 郑世棠

  故事是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著名教育家、北京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曾说,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志是有许许多多动听的教育故事,一所优秀学校的标志是有许许多多美丽的教育故事。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流传着一些动人的故事,反之,缺乏动人故事的校园可能就是一所苍白的校园。学校里生动、感人、鲜活的故事,是源于自由生命之花的灿烂绽放,人格魅力自然散发的芬芳,丰富润泽的精神生活的演绎。故事里典藏着学校的历史,汇聚着学校品质,传承着学校的文化,表达了学校的愿景,甚至可以这样说,故事在某种程度上标识着师生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与生命的价值向度。所以搜集整理、讲述传播、创造书写学校故事有助于培育学校的共同价值观,形成学校文化的独特个性,促进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一、校园故事的整理分类
  校园故事可以分为四类:创业故事、校友故事、教师故事和学生故事。
  我校是一所具有六十年办学历史的福建省重点侨校、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在一甲子的风雨历程中,流传着许多感人的创业故事。我们组织人员编辑出版了校本教材《华侨建校史》。在这部书里,有人的故事:比如校主刘玉水先生创业的故事,事业有成倾资办学的故事,抗战时期为国出力的故事;还有侨胞刘春江、刘金沙、刘长水等人的创业故事;也有当年建校负责人谢良顺、首任董事长陈村牧等人的故事。在这部书里也有建筑的故事:比如用建设大礼堂边角料建起的"语文街",比如"民主楼"、"西楼"的命名由来,当年学校是如何规划的,如何选址的,学校建筑的材料来源及其运输历程。这些故事尽可能全面地还原了学校的筚路蓝缕的创业历史。
  国家教育督学郭振有先生说过一段很深刻的话:"教师有没有文化主要不在于教师的职称、职位,而在于教师有没有高尚的师德、丰富的学识、生动的个性、感人的故事在学校里流传。"教师故事是校园故事里最让万千学子铭记回味的校园记忆。我校教师有着优良的教学传统。我们通过多种途径采访、整理了学校的教师故事。教师故事分为历任校长、老教师和现任教师三个系列。刘清源校长创业之功、卢书祥校长整治校风之功等历任校长们的治校伟业、轶事让人感怀。余如山老师的生物教学热情,郑骥老师的"一件大衣",张玉春老师的"一首绝句",郑秋华老师的"习惯性责任心",张怀德老师的"一张车票",特级教师张耀辉老师"数学辞典"的由来,优秀体育老师曾瑞辉老师"曾拳头"的雅称等老教师们的光风情怀和精湛教艺让人敬仰。故事里也不断补充着现任教师的崭新故事:邱凡珠老师带来的"凡珠速度",许玲玲老师博得的"玲姐姐"雅号,张嘉钦老师创造的"嘉钦效应"教学传奇,叶春梅老师赢得"妈妈老师"的美誉等记录着新一代荷园教师的时代风采。
  校友的故事是感恩的故事,是培养学生爱校的最好故事。我校的校友形成了"倾情助学"的优良传统,这是一个用许多故事堆积起来的优良传统。知名校友王国文因为老师的一句鼓励,成了母校考取北京大学的第一人。他铭记恩师悉心栽培意,未曾闲白少年头,成就了辉煌,并用自己的书法作品奖励学校的优秀学生。知名校友梁奕川感念当年老师无私的资助,校庆时号召10位梁氏学子向母校捐赠2万元。知名校友王炳祥感念美术老师悉心栽培,向母校申请,出资建设书画展览厅。高七四届、七六届校友为母校重建了民主楼和大成楼,他们说"谁叫我们读荷山中学呢!""我们与母校的兴衰与共,名利我不要,如果母校还要捐款,任何时候都可以来找我!""任何为延续母校辉煌的努力都值得每一届校友去做,而且每一届校友也完全能够把为母校办的每一件事办成、办好!"还有,最年轻的校友2010届高中毕业生赵嘉阳为了感谢班主任程老师的栽培之恩把名字改成了"赵程恩"的故事……
  我校地处农村,校主当年办学宗旨在于办穷苦孩子上得起学的学校。很多贫寒子弟在此励志苦学,形成了"倾力苦学"的优良学风。我们根据校友的回忆文章整理记录了不少这方面的故事:福建医科大学教授刘木良在《永远感谢刘清源校长》中回忆当年通学求学的故事。上海财经大学刘志阳副教授在《泉州晚报》发表文章回忆当年与同学开展读书竞赛的故事。知名作家、陆昭环校友在著作里回忆当年倾心缪斯,笔耕不辍的故事。留美博士柳清伙为了抵御蚊虫肆虐,把脚浸泡水桶,专注读书的故事……这些励志的故事也点点化入学校的校风,熏陶着鼓舞着历代学子。
  "新教育"倡导者朱永新说"好的教育如同上帝往泥人的鼻孔吹进灵魂的气息,他们也是将一种视之不见,搏之不得,虚灵不昧的气韵,在一举手一投足间自然而然点染、熏炙、氤氲……"学校历史中不管是名人轶事还是凡人趣事还是常人佳话,如果有心加以积累的话,便如同一种精神的谱系,一种心灵的徽章,一种成长的根系,一股与血脉割舍不去的脐带。为学生、为老师种植一粒粒美嘉树的种子。这种熏陶之功,感染之力,影响之韵,正如墨子所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些故事及其情韵,就像庄子寓言里面所讲的,"风积也厚,则其负大翼也有力;水积也深,其负大舟也有力"。师生们在这样的风气中自是如浴冬阳,如沐春风,进德修业,欲罢不能。学校里的有意义的、有趣味的、值得回味的人或事,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汇集了精气神,汇集了生命旅途中必不可少的元气、灵气、大气、生气、朝气;为每个个体荟萃生命中的能量、热量、力量,为每位师生的成长供应绵绵不绝的光源、水源与能源!
  二、校园故事的搜集整理
  校园故事的整理是一项琐碎的工作,它需要整理人的有心倾听和精心书写。我们学校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搜集整理校园故事。一是约稿。学校定期出版一报一刊。《荷山校友报》是专门面向校友出版发行的报纸。《星河》文学期刊是影响力较好的学生文学刊物,辟有固定的栏目"母校回眸",定期邀请校友撰写母校回忆录。《星河》每年都组织毕业班的同学编辑出版《毕业纪念专刊》,让学生检索记录三年母校生活细节。二是成立了校友总会秘书处、校园报道小组等职能部门,他们专门负责采访整理校园故事。比如参加了七四届、七六届校友的联谊会,他们整理了《排队向师母敬酒》。参加八零届校友联谊会,他们撰写了《响彻大厅的"老师好"》。他们还在校园里及时地发现素材,写出了《三次申请为老师过生日》、《荷山脸》、《全世界的月亮都从荷山大礼堂后面升起来》等精彩故事。
  很多老教师、老校友是历史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为了珍存宝贵的历史影像,我们专程拜访老教师、老校友,用DV拍摄下他们的珍贵回忆,作为重要的历史影像资料保存。
  三、校园故事的传播讲述
  学校里真正深入人心,化人至深,对人有潜移默化之功,有熏陶感染之效的是什么呢?是那些口耳相传、大家喜闻乐见的校园故事。传播讲述校园故事,校园历史文化里深刻的活性因子便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讲述中苏醒、复活,并向每一个敞开心灵的人移植、投映--历久弥香的历史传统,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与众不同的学养涵养,卓然不群的信仰追求……许多美好的人生的元素常常就是因此而萌发、繁衍。校园故事应当常讲常新,老故事讲成传奇,新故事讲成经典。除了文字等平面媒体的传播外,集会是传播校园故事的重要场合:我们学校每年新生入学训练时向学生讲校史故事,教师节向学生讲教师故事和校友感恩故事,校主诞辰纪念日讲校主的故事等等。尤其是每年的校本培训和德育经验交流会研讨会上,我们都安排"讲出你的教育故事"环节,邀请讲述者分享育人故事,分享教育智慧。
  四、校园故事在青年教师成长中的独特作用
  20世纪80年代由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倡导的"叙事研究",作为教师的教育研究方法被运用到教育领域中,他们认为,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的最好方法,是说出和不断地说出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这样的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了解教育和向别人讲述其所了解的教育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它比较容易被一线教师和研究者所掌握和使用,不像量化研究那样,需要教师或研究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非常适合我校教师的现状。我校在教科室等部门的策划下,组织了"教师在故事中成长"主题系列活动,号召教师用生命书写教育故事,撰写教学故事,演讲教学故事,研究教学故事。这个活动不但提升了教师对教学细节关注和研究的热情,消解了教师对于教育科研的畏惧和应付之情,还树立了一批榜样人物,成为教师"亲之可近"的学习楷模。
  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整理收集属于学校自己的"故事会";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整理书写属于教师自己的"故事会",我们就是为一所学校,为广大师生奠定下非常充盈而丰实的心灵基座,立下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的标杆。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提出:不是知识在教育人,而是传授知识的人在教育人。一所学校的精气神很多时候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得以薪火相传,不绝如缕,传之久远。震撼人心,鼓舞人心,启发人心的校园故事,如一溪活水流动于校园之间,流动于师生的心间,流动于社会世人之间--让我们常说常新,心里时时翻涌着有增无减的崇敬与感动之情。在这样的富有"故事"的学校中工作,教师自然而然怀揣美好的教育理想,努力耕耘平凡的教育人生,写下美丽的教育故事。在这样的富有"故事"的学校中成长,学生们自然而然带着美好的憧憬与对人生的乐趣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未来。在这样的富有"故事"的学校中成长,他们自然会倾心喜欢,学校的人气定然飙升。校园故事里的种种常常使学生们难以忘却,甚至有时成了对一所学校永久的回忆和缅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