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人“种树”之法谈学校青年教师培养
时间:2011-07-29 11:30 浏览量:

惠安三中 谢荣泉

  几年来,惠安三中师资力量的壮大,很重要的原因得益于学校对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科学和完善。有幸借2011年惠安县"校长论坛",盘点学校相关做法,与同行交流、分享。现谨以高中语文课文中的一名篇《种树郭橐驼传》发轫,来阐述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驼业种树,……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以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
  品读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反思学校"育师"这个永恒话题,感叹橐驼的丰富种树经验,思考学校"育师"之理念、措施和做法……"树木"、"树人"及"育师",行为虽然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柳宗元可以把他的经验"以子之道,移至官理","终获养人术"。我们则以子之道,移之校理,得育师之术。
  青年教师培养要遵循发展规律:"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顺应树木自然生长的规律,使它按照自己的习性成长。
  青年教师培养要采取有效之法:"其本欲舒,其筑欲密。"树根要舒展,捣土要细密。
  青年教师培养要重育,更要重养:"其莳若子,其置若弃。"树木移栽的时候要象培育子女一样精心细致,栽好后置于一旁要象把它丢弃一样,那么树木的生长规律就可以不受破坏,从而能按照它的本性自然生长了。
  一、"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青年教师成长要遵循发展规律
  郭橐驼种树之所以能比别人种的树"蚤实以蕃",是因为他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教师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教师培养也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遵循其成长之规律。
  当前,学校继承发扬三中重视青年培养的优良传统,继承、发展并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实行"1369"工程。
  "1369"工程界定:青年教师的培养按教龄一年、三年、六年、九年分成四个阶段,从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提出七个的具体目标要求。四个阶段:一年入门、三年达标、六年胜任、九年成骨干。七个目标要求:教育理论方面、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程度、课堂教学要求、教学效果、课外活动方面、教书育人情况、在本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一年入门
  "一年入门"即教龄仅为一年的教师,要求其初入教育教学之门,初步了解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较好完成试用期的任务。
  2、三年达标
  "三年达标"是指教龄已届三年的青年教师经过几年教育教学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基本胜任高中三个学年小循环教学任务。
  3、六年胜任
  "六年胜任"是指教龄已届六年的青年教师经过六年教育教学的实践,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全胜任各学年段的教育教学工作。
  4、九年成骨干
  "九年成为骨干教师"是指教龄已届九年的青年教师经过较长时期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成为所教学科的优秀骨干教师。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切中肯綮。
  遵循教师的成长规律,分类设计不同层次青年教师的培训计划,"不害其长"、"不耗其实",必然使青年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二、"其本欲舒,其筑欲密"
  --教师成长要采取有效之法
  橐驼种的树之所以"且硕茂,蚤实以蕃",是因为他"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意思是,种植树木的习性要求是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均匀,移栽树木要保留根部的旧土,捣土要细密。
  "顺木之天"并不是让树木"自由生长",还要进行"修枝,整叶,嫁接,摘芽……"
  教师的培养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符合教师的成长规律,又要因实际需要采取有效之法。
  一、途径多条方法多样,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1、进德修业,立为师之本
  校本培训与备课相结合--备课即研究;校本培训与授课相结合--教学即实践;校本培训与教研相结合--活动即交流;校本培训与理论相结合--学习即提升。
  2、技能练兵,夯事业之基
  过好"三关"。为人师表的教师行为准则关;教育教学常规执行关;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关。学校在每学期结束前都开展师德互评和学生测评,并作为考核的职称的量化标准之一;每半学期进行教学常规检查,落实了教学常规工作;每年度均开展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以此推动青年教师课件制作、多媒体应用能力的提升。
  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开展教学大赛、说课大赛、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加强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培育提高质量的增长点。近三年,三中的青年教师有167人次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获奖,有352篇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
抓好"三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高级教师、优秀教师上"示范课",中级教师上"研究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在教学实践中历练成长。
  3、进修交流,引活水之源
  积极鼓励青年教师主动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提升教师学历层次,支持教师参加国家、市和县的各种学术活动;充分发挥老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邀请教育专家、学科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目前,三中硕士学历和在读硕士共有12人,近三年,共邀请专家来校授课36人次,走出三中走访名校55次。
  4、共建平台,筑人才高地
  成长平台是大家共同搭建的。加强学科组建设,培养学科领军人物。鼓励九年以上教龄的教师申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先后有52人入选。对承担县级以上课题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对取得相应成效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如:奖教金的三分之一名额,用来侧重考虑有课题成果的教师。加强各学科教研组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建设和谐发展的学习型学科合作团队。目前,组织各学科青年教师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整理、分析、汇总,重建一个适合三中教学现实的网络资源库,既方便了广大教师的取材,也在这一过程中让青年教师进行了再学习、再成长。
  5、完善机制,促良性循环
  逐步完善考核、评价、激励、培训、聘任和流动机制,通过民主制定的《惠安三中教师绩效考核量化方案》,是三中保障考核评价机制公平公正的核心,确保教师所做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量化考评中得到相应的体现。
  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的考核,多劳多酬,优劳优酬,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开展"三中精神"大讨论,进一步增强青年教师爱岗敬业的优良作风;
  密切家校联系,每天打开校长信箱、开展家长论坛,组织学生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多渠道听取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意见;
  通过引进、培训、聘任和流动等措施,使教师队伍结构渐趋合理,素质更加优化,促进教师队伍和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
  "其木欲舒,其筑欲密",在校本培训中悟"硕茂以蕃"之术,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材施"教",必然收获累累硕果。
  三、"其莳若子,其置若弃"
  --青年教师成长要重育更要重养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已经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心它,种好以后离开时可以头也不回。树木移栽的时候要象培育子女一样精心细致,栽好后置于一旁要象把它丢弃一样,那么树木的生长规律就可以不受破坏,而能按照它的本性自然生长了。
  教师成长要重育,更要重养。名师是"养"出来的。
  一、其莳若子,重在育。
  重视教学风格特色研究,注重常态课例研究,坚持互助合作教学
  1、教学风格和特色研究
  教学思想及教学特色: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②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教学过程设计:①科学地处理教材。②重视知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巩固、深化、应用。③教学程序能揭示知识、概念的本质。④能在学生适当的认知层次上恰当处理难点。
  教学方法及教师的引导作用:①能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②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自学能力的发展及发散思维、创造精神、运算和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③能及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信息的输出量,使全体学生都有所得。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①能使学生具有浓厚学习兴趣,大胆质疑。②能使学生独立思考。
  三中已经培养出大量有自己独特教学风格,并被中、高考实践检验过的一批优秀教师。
  2、坚持互助合作教学
  新课改注重课堂上学生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的培养,三中在新课改的启示下,也特别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学、合作教研。互助合作教学的"五个步法"是:有备说--示范教--大家评--再构建--再思评。通过独立、合作、交流、反思,对青年教师整体教学过程进行检验、完善,促进每一位青年教师成长、成熟。
  3、注重常态课例研究
  常态课教学五原则:①保证教学容量(高度);②提高课堂效率;③注重学习过程的理解;④强调概念理解;⑤面向全体学生。
  三中常态课的研究是建立在各级教研组教师合作的基础上的,通过合作研究,取长补短,把常态课例进行梳理分析优化,这一研究极大的减轻了教师备课的负担,同时腾出空间给予每一位教师更游刃有余地进行课堂教学。目前,三中常态课例研究还主要集中在语、数、英三科的初一和高一常态课上,并已在三科教研组中得到推广和检验,接下来将推广到其他各学科中去。
  二、其置若弃,重在养。
  1、建设学习型团队
  大力营造"读百家书、听百节课、受百人传"的学习、研究和学术氛围。学校借助达标晋级工作中,下大力气对学校的图书馆、网络资源进行了改建、再建,充实了一批国内外各学科教学方面的核心期刊和经典论述,并和兄弟学校建立了网络互助合作协议,可以共享各名校课堂视频等资源。
  2、倡导职业幸福感
  惠安三中教师追求职业幸福的六条法则:善于学习的人是幸福的;健康的人是幸福的;尽职尽责的人是幸福的;热爱生活的人是幸福的;高尚的人是幸福的;和谐团队工作的人是幸福的。
  今年年初,我们做了一个教师幸福感的调查问卷,普遍显示三中教师幸福感良好。
  "其莳若子,其置若弃"。为教师创造自主发展空间,让教师在遵循规范的过程中养成科学而严谨的工作作风,在自主的空间中智慧而有创意地发展自我,这将成为我们不断追求的方向。
  郭橐驼针对一些人对树木"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的做法,提出其后果,"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的秘诀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其本欲舒,其筑欲密","其莳若子,其置若弃"……
  最后,我们根据种树之法和我们的实践,得到培养青年教师之道:
  以子之道,移之校理,得育师之术之一:
  无论育树、育人或育师,都要"顺天致性",不违逆其道;"顺天致性",不是自由生长。"育师"要遵循教师成长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共同搭建成长舞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才可能收到"硕茂以蕃"的效果。
  以子之道,移之校理,得育师之术之二:
  动机效果要统一,不要"爱之太殷,忧之太勤",好心办坏事,造成"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的结果;更不要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只说不做。
  以子之道,移之校理,得育师之术之三:
  育师之态度,青年教师培养要科学务实;育师之基础,青年教师培养要切合实际;育师之根本,青年教师培养要方法得当;育师之关键,青年教师培养要关注课堂;育师之外因,青年教师培养要借用外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