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个性化学校 培育创新型人才——惠安二中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11-07-29 11:19 浏览量:

惠安第二中学 张建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几年来,我校以"坚持育人为本,追求学生全面、教师专业和学校内涵发展"为办学理念,以"依法治校、人文理校、科研兴校、素质立校、特色强校"为办学思路,根据加强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立足学校"三情"即校情、教情、生情,坚持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通过健全激励导向机制,创设科技教育环境,拓宽科技教育渠道,形成了自己学校较为鲜明的科技教育办学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健全激励导向机制,致力培养一支热心科技教育的师资队伍
  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科学教育教师队伍。"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我校着重从以下"三个重视"编织队伍建设之网:
  1.重视机构建设。学校建立了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并率先在惠安县成立学校科学技术协会。由校长亲自挂帅、分管副校长负责日常工作,教科室、教务处和科技教育骨干教师代表等人员组成,同时聘请县科协、科技局、教育局和关工委等有关部门领导担任顾问,在时空、经验、智慧、财力等方面取得他们的支持。学校还建立科技教育工作例会制,定期召开领导组成员会议,加强学习研讨,注重沟通交流,强化科技意识,增强协调能力。
  2.重视师资培训。科技教育成效的关键在于"人"。为适应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采用"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邀请泉州市水土办、知识产权局专家领导分别到学校给全体师生作"水土保持"和"知识产权进校园"专题科普讲座,学校还先后组织部分科技辅导员到厦门、福州等地观摩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派多位教师参加了在上海、三明、泉州等地举办的全国、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培训班包括机器人大赛培训班,从而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科技信息,大大提高了学校教师的科学素养。
  3.重视激励机制。为促进科技教育活动更富有成效地开展,学校重视建立激励机制,结合实际制定了科技教育评估考核和表彰制度。一是纳入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作为绩效考核、评先评优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二是设立"育才奖"和"科研奖",奖励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指导学生获奖的科技教育辅导员。三是设立"金钥匙奖",奖励在科技创新大赛、科技传播行动中获奖的学生。四是评选表彰校科技教育先进班级。
  二、创设科教文化环境,着力营造浓郁的科技教育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教科学,有钱便做有钱的布置,无钱便做无钱的事业。还有,我们可以利用现成的东西,玩我们科学的把戏。"学校充分挖掘资源,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实现了科技教育环境的"三个化。"
  1.物质装备科学化。学校在校外利用周边的惠安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西北社区科学工作室作为学生参观学习和科技实践活动的基地。在校内设有"五室"即科技活动室(96平方米)、机器人工作室、科技成果展示室、科技图书室、计算机网络教室,配备科普刊物供学生阅读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让学生动手操作。依托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实践室等学科实验室作为科技兴趣小组开展实习、实验之用,为学校创建科技教育办学特色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2.校园布局教育化。学校拓展宣传空间,利用校舍墙壁建起多处"科技橱窗"、科普园地;利用教室走廊建立"班级科技作品展示台"、"年段科技角";在校园醒目位置悬挂伟人、科学家、名人名言画像和学生自己的书画作品。定期张贴、更新科技创新活动成果以及环境保护等资料内容,并让学生参与设计、编辑、制作,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的熏陶。
  3.宣教载体人文化。学校在螺声广播台开辟"科技之声"栏目,每周宣传科普知识、传达创新信息;制作和完善学校"科普天地"网页,使之成为特色教育成果展示的窗口;利用多媒体教室定期播放科普影视片,如《动物世界》、《科普常识》等,介绍世界科技发展最新动态;每逢重要科普节日,如水日、地球日、环境日、读书日等,组织开展制作精美的宣传海报进行展示,大大增强了全校师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普意识。
  三、拓宽科技教育渠道,努力提高科技教育活动的实效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抓好科技教育的普及工作。为使科普教育深深扎根于"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学校将科技教育真正纳入整体教学计划,要求各学科教师在备课时寻找学科知识与科技教育的结合点,在课堂教学中自觉从学科特点出发,深化科学道德、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教育。尤其要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以课外活动为抓手,提高科技教育的整体水平。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校以普及性的课外活动为抓手,在开展学生科技教育活动方面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全体教师和学生参与的"三条航线"的运行模式。
  ⑴坚持办好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全员参与,感受到科技无处不在的魅力。如2008年12月和2009年12月分别成功举办了以"节约、创新、高雅"为主题和以"体验、创新、成才"为主题的第八届、第九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⑵立足日常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学校因地制宜积极组建各类科技兴趣小组,由普及型的课内向扩展型的课外延伸,深化科技教育内涵。如建立机器人、气象、农艺、信息技术、环保等科普兴趣小组,并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科幻画创作、科普小论文比赛等各种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外科普读物、观看有科技教育频道的电视、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科普网站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动手实践能力。
  ⑶积极组织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大赛和科技实践活动。如2008年6-8月开展"节粮在我身边--2008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学生在快乐游戏的同时,学习粮食知识,体验活动的乐趣;2009年4-5月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和福建省科技人才活动周期间,学校分别围绕"文化、战略、发展"和"海西建设、科技先行"两大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传播行动,各班出版专刊、召开主题班会,举行"知识产权进校园"知识竞赛,2009年4月和2010年5月,泉州市知识产权局、惠安县科技局到我校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座谈会,开展知识产权普及读本进校园赠送活动,举行"知识产权进校园"专题讲座,增强了师生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3.以教育科研为依托,提升科技教育活动的品味。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教育科研作支撑。学校着眼于建立科技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积极向福建省教育学会和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申报"十一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新课程实验下的科学素质教育》和《实践行知教育思想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研究》。目前,学校围绕科技教育研究课题已重点开发出《科学与生活》、《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科技英语》等校本课程,并引导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认真地组织实施。以教育科研为依托,抓好与科技教育相关的课题研究,有效地推动了学校科技教育活动深入、扎实、持续的展开。
  四、彰显科技教育成果,聚力增强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信心
  首先是促进学校办学整体效益和水平的提升。科教引航、全面发展。五年来我校获得福建省知识产权试点中学、福建省科技教育基地学校、泉州市文明学校、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泉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泉州市"科技活动周"组织工作先进单位、泉州市青少年"十百千万"水土保持科技传播行动优秀组织奖、首届泉州市青少年创意大赛团体铜奖,泉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等60多项集体荣誉;2006--2010年学校连续五年被县教育局、县科协、县关工委评为惠安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其次是形成了一支热心于科技教育的师资队伍。通过搭建平台、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学校的大部分教师科技教育意识有了很大的增强,科技教育辅导能力得到了提高,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科技辅导员。有22位教师撰写的科技教育论文参加省、市科技教育论坛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
  第三是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五年来学生参加省、市、县科技创新大赛及相关赛事,包括水土保持、节能减排、知识产权知识竞赛和征文比赛等活动,共有66项获奖,其中省级6项,市级32项,县级28项。如2009年3月由许振鑫老师指导吴清福同学创作的《无水肺活量计》和2011年3月由孙延峰老师指导何细平同学创作的《圆心测定尺》分别荣获第二十四届和第二十六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项目三等奖,2010年5月和2011年5月由连晓洪、谢钦彬两位老师指导颜微、许晶晶同学和刘凯文、许晶强同学参加第八届、第九届福建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分别荣获高中组基本技能三等奖。
  科技创造历史,创新改变命运。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我校科技教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是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高度来认识,是从加强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实验的深度来规划,是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维度来践行,既着眼于现实、又面向未来。时代在进步,科技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校将一如既往地为学生在科技的天地里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开创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崭新局面,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实验性、示范性、有特色"让人民满意的现代化达标中学。

参考文献: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
《人民日报》 2006年3月21日
[2]、许世桐编著: 陶行知教育理论及实践简介 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人民出版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