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5-06-26 17:44 浏览量:

晋江市教育局

  晋江市委、市政府按照"继续巩固基础教育,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构想,把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抢占现代教育制高点,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投入,优化配置,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目前,全市中小学拥有计算机15000台,计算机室329室,语音室138室,多媒体电教室248室。学生专用计算机"生均比"小学15.78/1、中学12.62/1。全市中小学已基本实现 "校校通",市教育局与各中学、职校、镇教委办、街道教育办和部分农村小学之间,已实现了网络公文发文处理和信息资源共享。全市现有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1所,省级2所,泉州市级7所。我市于200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狠抓经费投入,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社会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多渠道筹措经费,使我市信息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2000年开始,我市减少对普教仪器的拔款补助,重点扶持建设计算机、语音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并采用政府公开竞标的方式进行公开采购。仅去年一年,全市就投入资金659万元,建成计算机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播音系统、校园网设备等60余个项目,配备了1240台计算机及一批投影机、投影仪、教育教学、图书馆管理等软件。由于采用公开采购的办法,设备价格大幅度下降,共为基层学校节约资金约60.5万元。在坚持政府主渠道投入的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尤其是华侨和企业的办学积极性,将他们捐资助学的热情适当引导到对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装备的投入。近几年来,每年这部分的投入都在400万元以上。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建设,我市毓英中学、南侨中学的学生公寓就采用这一方法,为学生宿舍配备了千兆宽带网和高配置电脑。当前,我市已形成了政府重视、学校努力自筹、社会广泛支持,共同为我市信息技术教育出力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近4000万元,用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建设。
  在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随着融资渠道的拓展和教育投入的大量增加,我市学校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得到明显改善。目前,我市中小学上网率达100%,基本实现"校校通"。全市已有110所中小学校通过光纤上网,115所学校通过ADSL上网;全市中学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让学生上网学习获取信息。已安装浙大网络"校校通"办公管理软件的学校23所;全市19个教委(育)办,除紫帽教委办采用拨号上网外,其它教委(育)办全部用ADSL或光纤上网,并已全部安装浙大网络"校校通"办公软件管理平台。
  二、狠抓队伍建设,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人力保证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师资是关键。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点,采取引进与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不断补充数量、提高质量。
  在师资数量的补充方面,针对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不足的现状,我市立足实际,不断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近三年来,共补充专业教师124人,其中引进外省市本科学历专业教师25名。为解决小学计算机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课率,1998年,市教育局选派了45名应届中师毕业生集中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信息技术专业培训。现在全市已有245名计算机专任教师。此外,我们还通过强化培训、临时外聘等途径,培养、聘用了一大批专、兼职的信息技术教师,目前,全市专业教师的数量已基本能满足信息技术教育的开课需求。
  在队伍专业素质的提高方面,我市是信息技术继续教育抓得较早的县市之一。早在1999年底,我市就开始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始大规模的以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内容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一是抓培训覆盖。在2000年暑假组织对全市6357名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基础上,2001年暑假,又组织对3000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实现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2002年暑假,5000多名教师通过了由泉州市教育局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考试;2003和2004两年内共有4000名教师报名参加福建省NIT考试。目前,全市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率小学93.0 %,初中92.7%。二是抓校长引领。在信息技术培训方面,我们始终注重对学校校长的培训,2001年,组织全市中学校长前往集美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信息技术培训,不仅提高了校长们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对加快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步伐的认同感和紧追感。三是抓机制促进。为进一步加快全市师资信息技术培训步伐,市教育局先后下发多份有关加强中小学信息教育队伍建设的通知和决定,对参训教师的年龄和达到水平进行硬性规定,并作为职称评聘和考核晋升的重要指标。如,在教师技术职务的评聘中,从2001年开始,就要求所有申报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必须取得信息技术培训合格证,并将此作为一票否决的指标。四是抓条件支持。为促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普遍使用计算机,提高应用水平,市教育局积极采取多种途径,不断创设有利条件,支持教师购买、使用计算机。如:许多学校纷纷采用资金补助的办法,鼓励教师个人购买计算机。目前,全市中小学教师拥有个人计算机2889台,2000多位教师办理了个人电信电子信箱。
  三、狠抓督查推动,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注入有效的发展动力
  一是加强督导检查,健全激励机制。把加快教育信息化工作列为督政、督学的重要内容。晋江市素质教育验收和各级文明学校、达标学校的评估都把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情况列为必查条件。特别是在晋江市一级达标小学评估验收中,把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分别列为十项"一票否决"的项目,极大地促进了我市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
  二是多渠道促学,提高普及率。市教育局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从2003年开始,全市所有中学都要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中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对考试情况进行通报。目前,全市54所中学和221所小学开设了现代信息技术课,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开课率分别达100%和76.2%。2004年秋季开始,侨声中学、晋江五中等一些学校相继开设了计算机特色班,面向全市招生。许多中小学也通过开展计算机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活动,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教学和应用的普及。
  三是开展课题研究,加大学科整合力度。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从课题研究入手,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断创设课程环境,培养学生全面的信息素养,实现学生学习环境的拓展、迁移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市教育局要求每位教师要在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指导下,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教育观念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的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目前,全市广大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努力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晋江一中、季延中学等许多学校的一大批国家、省、市级课题也相继取得阶段性成果,并被广泛应用。
四是科学管理,提高设备使用率。不断加强设备建设和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我市毓英中学等一些学校校园网布线分布广阔,不但将学校办公楼、图书楼、教学楼、教师备课室连接为一体,而且将教师宿舍、学生宿舍也连为一体,使学校校园内的布线率达到95%以上。同时,还注意发挥效益,将网络接入附近小学,对周边学校进行辐射。目前,全市大多数配有计算机室的学校,都纷纷通过开设校园网吧等途径,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计算机教室,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提高设施的使用率,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
  五是强化教育,规范使用。注重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安全教育。各中小学都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网络道德、网络安全、网络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树立健康、合理、安全使用网络的意识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与此同时,我们还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社会"网吧"的管理,仅去年一年,就联合取缔了100家不规范"网吧",净化了青少年学生的上网环境。
  六是加强晋江教育信息网建设,发挥使用效益。在晋江教育信息网上设立"教育动态"、"重要文件"、"热点专题"、"教育文摘"等十多个栏目、三十多个专题,及时发布信息、刊登文件,不仅减少了办公经费、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方便社会各界及时了解晋江教育,尤其是为基层学校及时了解、交流信息提供了重要平台。晋江教育信息网从正式运行开始,就十分注重发挥效益,服务基层。在中招的大忙季节,我们在网上正式启用了中考录取情况网上查询系统,方便广大考生、家长免费、便捷查询到考生的录取情况。课程改革在晋江全面铺开后,我们便及时在网上开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栏,并下设"课改论坛"、"优秀案例"、"试卷交流"等9个项目,及时报道课改动态,推广工作典型,为广大教师了解课改信息,交流工作经验提供平台。为进一步方便基层学校及时报送信息,我们还在晋江教育信息网上设置网上投稿系统,并自动进行电脑排序,大大激发了各单位报送信息的积极性。2004年共收到基层单位通过投稿系统报送的信息有1778条。录用编发了337条信息。由于内容丰富、更新及时、方便群众,晋江教育信息网的日访问量大幅增加,目前基本稳定在5000人次左右,高峰期达8000多人次。自2001年建网以来上网访问人数已达到267万人次。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促进了晋江教育的腾飞。2003年年底,我市"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顺利通过了首批省级评估验收。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中小学、教委(育)办的网管人员、计算机教学人员专业知识不牢固,普通教师的信息观念、信息素养已成为制约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的整合力度不大,成效不明显;学校的信息技术装备使用率不高,满足不了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学生的信息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等。
  今后工作思路:
  一要加大投入,提高装备水平。要继续按照"学校自筹、财政补助、社会捐助、多方集资、政府采购"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有偿投资、合作建设,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快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提升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档次,为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础。我们力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以每年30室以上的速度递增,今年要做到85%以上的小学有计算机教室并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2006年前建设5所"泉州市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二要落实课改理念,加快学科整合。进一步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与教育观念的更新有机结合起来,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合起来,促使教师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和学的观念和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途径。
  三要发挥优势,加大软件建设。充分发挥晋江教育信息网资源中心的辐射作用,开设"教案交流中心"、"试卷交流中心"、"教育教学论文交流中心"、"课件交流中心"等,积极构建"晋江教育教学资源库"。
  四要强化培训,提高素质。要强化专任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带动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水平的整体提高。利用各种渠道引进专业师资,通过从现有师资中物色合适人选转岗培训,建立一支数量足够、专业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重视配好网管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切实加强管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效益的最大发挥。加强对新上岗的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再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广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切实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