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学校资源库建设 服务现代化教育教学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5-06-26 17:04 浏览量:

泉州师范附小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教学资源库作为新时代的产物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网络现代化教育)也应运而生。所谓网络现代化教育,就是利用网络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PC上网,以"网上冲浪"的形式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从而达到接受教育的目的。当然,这种网络教育离不开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支持的开放型网络环境和网络教学资源库。在网络环境中汇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信息库,并随时向学生开放。这种开放式的网络教育资源库对培养新世纪的国际竞争型人才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为适应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服务现代化教育教学,近几年来我们加快了学校资源库建设的步划,下面向大家汇报我们学校在加快学校资源库建设,服务现代化教育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为"资源库"建设奠定基础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硬件是基础,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关键。实施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就必须有一支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保证我校拥有一批水平高,能灵活运用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行现代化教学的教师队伍,我校十分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开展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培训活动,使广大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水平,教研能力和运用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第一,加强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为普及计算机知识,使广大教师均能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我校几年来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邀请华侨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和本校计算机教师,采取专家授课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分阶段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98、Internet、word、Excel、PowerPoint、Authorware、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等。第二,加强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拓宽教师的视野。经过不断的充实,我校现已拥有一支计算机的技术骨干,为使他们能有不断吸收新技术、新知识、新经验的机会,学校不定期地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先后组织教师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邀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莅校讲座、指导,让广大教师们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
  经过几年的培训与自学,学校专任教师已基本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初级知识,除了2位专职从事计算机管理、维护和教学人员之外,其他教师中有8人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58人获得一级证书,1953年以后出生的老师参加泉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考试均获得中级合格证书,大部分老师已能独立制作简单的课件。目前专任教师已能根据学校的要求做好"K12建库王"的工作,落实每年"五个一"要求(即:一个实验课题、一份优秀教案、一个优秀课件、一篇优秀论文、一个个人教学资源库)。大部分老师能通过网络交流优秀教案、论文和优秀教学软件,共享网上教学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络现代化教育教学。
  二、加快"K12建库王"资源库建设为开展现代化教育提供资源环境
  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资源库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说硬件是高速公路、软件是汽车,那么资源就是货物。资源库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它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后备,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园地。
  (一)资源库既要重建设又重管理。
  1.资源库不仅是教师的资源,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园地。
  首先应该对资源有清晰的界定,资源不是学校的固定资产,而是教学过程中用到的以图片、声音、文字等形式表现的知识内容。资源库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它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后备,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园地。现在我们学校使用的K12的教育教学资源库便着力体现这一教育理念。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教师专用的资源有:学科素材库:包括mpg视频、flash及avi动画、jpg学科图片、wav配音、flash课件片断等。教学课件库:按学科分类整理的知识资料。同步教学:与各学科各年级各章节知识点同步的教学、知识要点、教学辅导、教案、练习测试等。教研论文库: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教育教学实验、素质教育等。
  学生使用的资源有:学科知识博览:包含数学、语文、英语等十几个学科相关的知识资料。课外百科:军事、科技、天文、书法、文学、艺术等丰富的课外教育资源。通用音效库:midi库、开关声、工具声等。
  2.资源库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
  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很好的教学资源,但很难以资源本来面目保存下来。要想满足这样的需求就要求资源库是开放的、动态的。丰富的内容不是靠一次性购买就能建设完成的,更重要的是将其与内部资源真正结合起来。优秀教师的教案、课堂实录、优秀学生的成果、活动甚至因特网上相关内容都要不断地添加在资源库内,日积月累形成学校独有的资源。现在我们学校使用的K12教育教学资源库除了自带的分类清晰的资源,还预留接口供新资源的添加。
  3.资源库建设更应注重管理。
  在校园网应用方案的设计中,我们的K12教学资源库特别强调资源库是对学校所有人员开放的,因此管理就非常必要。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增加、删减和维护等工作,更重要的是要统计分析资源库的使用情况,但这一点往往被大多数学校所忽视。K12教育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采用了B/S模式,对教学资源按学科分类集中管理,并具有资源入库、检索、分类、评价、个性化定制等完备功能。资源管理对应各个数据库,对数据库的任何动作系统都会自动记录下来。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对资源的实用性、可用性等各方面做出客观评价,对今后的资源库建设工作有着切实的指导作用。
  (二)"K12建库王"资源库建设的具体方法
  我校在校园网建成后,正在努力向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推进,努力争取在今后几年全面形成管理现代化。作为资源库建设项目,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在市教育局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校采取全体教师参与,部分教师负重任的措施进行资源库建设。
  第一,组建资源库建设小组。根据学校教师对计算机掌握程度,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资源库建设小组,最大程度地把熟练的教师组织起来。小组成立后我们做了下面几项工作:(1)人员分工。我校是根据筹备组成员的水平,以及成员所教学科进行分配,让相应的学科人员尽量能在自己的学科中发挥其作用,同时每个小组都有一位计算机水平较高的教师(相对其他教师而言)。(2)人员培训。我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对小组成员进行"K12建库王"的相关知识培训,同时,培训过程也让其他教师参与,目的是让这些老师了解建库过程,其实也是培训他们使用建库王,让教师知道如何使用个人资料库。(3)管理员工作。管理员在人员培训前把分组、菜单设置、系统设置处理好。并把上传到"K12建库王"内的资料及时进行整理。
  第二,做好启用前的准备。 K12建库王的第一级菜单最多10个,第二级菜单也只有10个菜单项,因此规划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不能随便规划几个,等到不够用了再来进行增添。我校是采用集中所有筹建小组人员、相关学科的负责人、学校各学科教研人员,对规划结构进行讨论,把修改次数尽量降到最低,减少工作量。为了让教师使用简便,我们把一级菜单采用语文、数学、……图片、音效,后来在市教育局郑局长的指导下,我们把图片、音效部分合并为图片--音效资料库,再增加个人资料库。让每位教师都拥有自己的一个空间,可以建立个人档案(包括教案、课件、发表论文……),每位教师可以收藏一些课件,并把自己认为是好的课件通知管理员,由管理员把课件上传到学校服务器,达到最大程度共享,又不浪费硬盘空间。教师用户名、密码和权限的设置工作,我校是这样处理的,每位教师都有浏览的权限,只有资源库建设小组的成员才有权对其负责的项目进行上传和删除。
  第三,文件的上传工作。我校要求每位资源库建设小组的成员要把课件先打包,最好是打成自解压的文件包,还要求把相关课的内容分成图片、音效(不是通用音效)、影片(包括FLASH)、源课件(把与课件无关的内容移到相关的文件夹),这样就不会重复。对上传的课件,除原课件外,我们一律采取优中选优的原则进行上传。
  三、运用"资源库"开展教学,创建新型教学结构提高教育效果
  运用"资源库"开展教学,创建新型教学结构的目标实际上就是要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现代教育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学科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的特点的教学类型。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要求各学科教师都要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这种应用不是简单地把现代教育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为实现这种"融合",要求我们不仅要积极建设硬件环境,更要运用"资源库"开展教学,积极探索如何实现"融合"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 转变观念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我国传统的教学结构是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这种教学模式对系统知识体系的传授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但因其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在心理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上有缺陷。当前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是因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可以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它们至少可以体现出以下五个特性,(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3)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数字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4)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5)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二)大胆实践努力创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要很好地实现各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就要求教师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环境中实施课堂教学,并且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学习,而不仅仅是教师用来演示;还要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使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在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大前提下的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基本策略:(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2)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3)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4)借助通讯技术,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5)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6)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7)提供学习者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等等。为了进一步促使教师自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我们学校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要求,除要求广大教师要积极地推广运用多媒体进行日常教学外,学校还规定,凡开设公开课、观摩课、教学示范课、教法研究课、教师汇报课、优质课评比等都必须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加强研究。近几年来,我校教师在省、市有关教学评优活动中,都能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学校被评为泉州市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先进集体。近五年来学校有80多位教师开设了400多节教研课、公开课,接待了十几期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我们欣喜的看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既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既让师生的生命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又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这些表明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已经得到初步的培养。尤其是开展两年多的新课程改革,带给了课堂教学一片新气象:"俯首看学生"、"与学生交流对话"、"微笑进课堂"等,已成了老师们进行教育教学的共识。课堂上的"一言堂"的现象消失了,"众议院"的情景出现了;学生的"正襟危坐"、"神情肃然"的情景没了,学生的恣意姿态,恣情发言,恣情欢笑的景象出现了。当然,这种景象不是那种形式上的热热闹闹的花架子,而是智慧与智慧心灵与心灵在交流碰撞中迸出火花后的激动与灿烂。老师们不再是"原汁原味"地吞咽着教材,更不是"原汁原味"地"塞"给孩子们,他们创造性地驾驭着教材,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着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充满着广阔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表达,而老师成了学生忠实的"听众",耐心地倾听着学生的回答,每次的回答,老师总报以亲切的微笑,投以赞赏的目光。课堂上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上一片"生机盎然"。如我校陈巧亮老师上的《家》通过活动情景的创设,把学生带入一种兴奋的学习情景,学生热烈发言,自由快乐。洪春晖老师上的艺术课《猜猜我是谁》以美术教学为主线,融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为一体,动静结合,知识性、实践性相结合,师生共同参与,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林丽景老师上的艺术课《巧巧手》以音乐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谈一谈,跳一跳、仿一仿、唱一唱、学一学、画一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了浓浓的艺术氛围。这两节艺术课受到了北师大教材研究专家人民出版社编辑金琰老师的高度评价。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我校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课例,近五年来学校教师的优质课、观摩课获省、市级以上表彰23节。其中谢玉娓老师执教《平行与垂直》代表福建省参加第六届全国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荣获二等奖、参加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和省第八届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实验观摩课都荣获一等奖;谢玉娓老师还执教《左右》参加泉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选荣获一等奖并代表泉州市参加福建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选荣获一等奖。陈巧亮老师执教《爱吃的水果》参加泉州市小学语文"口语交际" 教学说课比赛获得一等奖并代表泉州市参加福建省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录像课评选荣获一等奖。林俊峰老师执教《漫游唐诗园》参加福建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录像课评选荣获三等奖。陈一心老师执教《瀑布》参加泉州市小学语文中年教师观摩课评选荣获一等奖,詹迎春老师执教《7的乘法口诀》参加泉州市小学数学中年教师观摩课评选荣获一等奖,颜淑琼老师参加泉州市小学体、音、美中年教师观摩课评选荣获一等奖,邱小鹰老师执教的《我爱美丽的生命(植物)》录像课分别在第二期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国家级研修班和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培训班上作示范课例展示。吴友钧老师执教的品德与生活课《 亲亲大自然》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培训班上作示范课例展示。许小莉老师、陈为潘老师执教的品德与生活科、自然科参加泉州市学科优质课评选双获一等奖。陈佳吟老师执教《 认识图形》参加泉州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荣获二等奖。刘素梅老师运用"自主创新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桂林山水》,获得泉州市小学高年级语文科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并代表泉州市参加福建省语文教学观摩活动荣获三等奖。陈春暖老师执教《参观人民大会堂》,参加泉州市优秀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获得优异成绩。康黎岚老师执教《小布包掷远》,获得泉州市体育优质课一等奖。唐明爱老师执教《正电和负电》,获得泉州市自然教学观摩课二等奖。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我们的任务是建设面向21世纪的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对未来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是今后几年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并已正式列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原教育部长、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提出:推广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制高点"。对此,我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已取得一致认识,我们将继续积极探索运用K12教学"资源库"开展教学,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的有效途径,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