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网络育新人——泉州七中分校网络自主指导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04-02-26 09:22 浏览量:
  我校位于市区田安路南段,前身为泉秀中学,创办于1995年,1996年"两基"验收时,被定为"薄弱校"。2000年鲤城区委、委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国务院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条例精神,批准泉州七中菲律宾校友会会长、菲华泉州公会副理事长戴国兴先生在泉秀中学投资,学校改制并易名为泉州七中分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的教育教学取得丰硕的成果,2003年年底以高分申报通过"泉州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
  在三年的时间内,从"薄弱校"到"信息技术实验校",学校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办学特色,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本着"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以网络化、微机化管理为载体,强化校园网自主指导学习的探讨与实践,实现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校园文化建设及学校管理工作全方位腾飞。
  一、严格管理,网络教育树新风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学校教育,应该是信息教育的时代,校董事会、校领导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建设定格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奠基石,在建校伊始,投入巨资全面建设高标准的校园网。
  2002年11月15日,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开始正式实施。"未成年人禁入网吧"的规定,让长期以来同网吧争夺孩子的家长们终于松了口气。同时也促使了泉州市首个"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在我校挂牌成立。参加挂牌仪式的泉州市教育局局长郑建树肯定了我校的做法,给予高度的评价,并希望这样的中心能越办越好,能在泉州地面成片地发展起来,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让学生在数字化网络里通过自主学习健康成长。领导的鼓励鞭策着我们要把校园网运用好,努力成为泉州市学校现代教育的窗口,抵制社会无良网吧诱惑的坚强阵地。我们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校园网在德育工作中的政治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加大网络道德文明建设力度,在师生宣传实施《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每学期各班级实行科任教师"德育辅导员"制,负责与同学、家长每周一次的家访或电话访问,定期了解同学的情况,严格杜绝学生上社会网吧。制订学生上网处罚公约,与书面形式和学生家长见面,并签定责任书。每学期各班级均把"严禁未成年上社会网吧"教育作为学期政治思想教育的重点,列入班级工作计划,每学期至少开两次有关网络教育主题班会。学校成立"网络安全管理"稽查队,每周定期到学校周围的网吧进行暗访,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批评教育。在处理过几起学生网吧上网事件后,附近的网吧老板都知道学校的有关规定后,也都能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工作,将学生挡在网吧外面。
  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校园网充分发挥疏导的作用,注意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让学生快乐健康地学习。为杜绝学生浏览不健康的网页和玩电脑游戏,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采取多种防范措施,同时,向学生提供内容健康、知识丰富的网站地址。另外,学校也经常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道德教育。如今,在校外网吧已难见到七中分校学生的身影了,学生的家长们感慨地说:"让孩子在七中分校的网络自主学习中心上网,我们很放心。"校园网吧已成为学生课外学习和交流的中心,使学生学习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生学习的态度已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加强指导,信息互动育新人。
  网络自主学习建设有三个要素:学生、网络、教师。自主学习模式中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对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由于受到不健康的网络环境的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抑制。为此,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学校领导对于科任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提取了四个层次的要求:(1)每学期至少有40%的课程使用课件辅助教学。(2)每位老师要懂得如何在校园网内众多的资源中查找、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学科资源,向学生推荐有益的网络学习资源。(3)每学期开一节多媒体教学示范课,制作一件课件参加学校每学期的举行的课件制作评比竞赛活动。(4)每位科任教师每学期至少指导5位同学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建立学习帮教机制。由于各学科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信息技术环境教学的薰陶,掀起了同学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潮。
  在学校信息技术老师的帮助下,我校积极开展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培训,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培训:(1)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培训,主要包括教室多媒体设备使用培训,利用校内资源库以及远程教育网查阅技术培训,将使用规程制订成册,便于学习和使用。(2)课余时间(或暑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如等级考试培训、课件制作研讨),教学生学会计算机应用基础。(3)与学科教学为切入点,开展学科与多媒体教学整合的学习兴趣班。(4)骨干辐射,互帮互学。以学生中的信息技术骨干为组长,建立互帮互学小组,进行个别辅导,有效地解决部分学习困难的同学学好信息技术,促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向纵深方向发展。
  校园网络自主学习的建设,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能力。目前,我校大部分学生能在网上与老师进行互动学习,搭建了新型的师生平台。同时,开放的校园网络环境,更是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可以带领学生在网络中相互研究,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辅导学生在网络中自己动手,进行各项创新;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大胆放手在网络自由创作,消除不健康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促进一代新人的健康发展。二00三年我校初一年段举行"我与课改共成长"成果展示会,同学们展示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各学科学习成果,得到了省教育电视台的肯定和赞扬,并在该台教育频道上报道了我校的做法,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净化环境,优化资源促发展。
  我们注意到:文化不等于文明,网络上存在着很多有用的东西,但也不可避免会有糟粕,怎校区分有用的信息和无用的信息,识别香花与毒草,也是网络自主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对网络自主学习中心资源的建设要求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上学习材料应该是能够自学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做详细的讲解。比如对于一个概念,教师会引伸出好几个要点,每个要点再分为几个含义,这一点相信大家在传统教学中都有体会。如果把这样的课程内容搬上网络,根本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网上课程应该是双向互动的,也就是学生在学习中犹如和教师在进行交流,有一些对话式的讲解,引导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思考。在建设网上课程时,要充分体现多媒体的技术特点。首先,教学内容可以用多媒体显示,为学习者创设多样化的情景;其次,建立友好的交互界面,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调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建设超文本链接,提供多种教学信息进程结构,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第二,网上教学材料需要不断进行更换。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网络的优势就是可以及时更换内容,使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在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有时会将一些教案、讲义放到网络上,以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是事实上,一些教师的教案很多年都不变,没有新思想,没有新内容。这就导致了学生学到的知识依然是陈旧的。所以,我们要鼓励教师利用信息化的工具,按学习者的知识点开发教学资源。第三,建设资源库。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会查找一些相关资料。在设计课程时,要有一些与专题或章节内容有关的背景资料、不同观点资料、相关的评论等内容,供学生自学中参考。资料表达形式可以是文本的,也可是图形、图像、声音,甚至是动画、视频等。如果网上学习配以资源库,将会使学习更加灵活方便,有效省时。第四,建立友好的网上学习交流。网上的学习应该是互动的,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孤独的,他们需要良好的教师引导和同学互助。教师在网上的角色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该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在讨论区可以进行学习交流,可以畅所欲言,就一些问题和教师、同学进行讨论。在这里,还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征求别人的意见。教师要引导和观察学生的讨论,在关键时才给予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四、深化整合,校本教研呈新貌。
  传统的教学系统只有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在现代化教学系统中,多了一个要素--"教学媒体"。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比如:以往要上好美术欣赏课,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幻灯片、录像带,并且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经常累得满头大汗,而学生们觉得乏味。如今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则大为改观。只要教师轻轻松松地把有关美术欣赏资料数据的光盘装入光驱,欣赏经典著作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美术长廓中漫步,在想象空间中飞翔,随时可以进行修改或复原,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自已亲自动手实践之中,学生越来越喜欢上美术课了。
  从此案例可以看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够给予课堂教学赋予新机,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开发与课程改革目标相适应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是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切入点。首先,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实验教学的现代化建设。我校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科都配有一间多媒体实验室,在实验室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其次,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校园网吧"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通过"校园网吧"各学科资源库的建设,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快捷地获得社会、生活、科学、地理、人文、艺术等方面的资料,拓宽了视野。再者,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泉州七中分校网络教育》、《信息检索与利用》、《福建南音》、《泉州假日旅游》。这些课程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
  在大力进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以科研带动教师的教学理念的更新,确立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有利条件,使学校的教育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我校主动接受总校的辐射作用,利用总校申报的中央电教馆"十·五"课题:《各种网络环境下(教师网、校园网、互联网等)的教学模式研究》在初中各年段开展研究,学校制订了详细的课题计划,并要求各教研组分别成立子课题组。多次组织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学习如《WebQuest的理论与运用》等网络教学方式,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通过一年多的课题的研究开展,部分教师开始尝试以网络为载体的教学新模式,满足学生主动学习及课外拓展的需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变教学为互学,变课件开发为学件开发,并最终使各个教研组形成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的效益最大化。
  五、注重实践,"自主指导"结硕果。
  当前,关注人的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主流。面对全国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模式,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培养新世纪创造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利用本校信息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开展"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既是信息化条件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办学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充分发挥信息装备效益,促进教育观念更新,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在学校"网络自主学习中心"成立后,我校迅速成立了以唐副校长为组长的网络自主学习中心领导小组,建立了三级管理网络。即学校领导是第一级管理者,主要是做好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工作的决策、组织协调和经费保障。学校教务处领导信息技术教师的有关工作,并直接参与网络自主学习中心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教务处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都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务处主动做好学校领导的参谋,向他们反映工作的进展,存在的问题作困难,提出解决的建议。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网络自主学习中心的具体管理,做好日常的维修和保养。学科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性学习,教育学生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下获取知识。
  学校针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为规避网络对学生的危害,成立了校园网心理健康咨询室,负责处理同学的各种网络问题。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上机实践活动是关键,我们除了关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外,同时还注意利用节假日,对学生开放电脑教室及电子阅览室,让设备充分发挥作用,使"网络自主学习中心"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为他们提供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我测试、专题指导、第二课堂、模拟实验、问题咨询、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等方面的支持,并可在网络上就某个问题与其他同学及教师展开讨论,使每个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我们在全面关注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发展的同时,注意培养网络人才,发挥学校网络教育的优势和领先地位。信息技术辅导员发扬团结拼搏、甘作人梯精神,忘我投入网络教育培训工作,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信息技术教育的丰硕成绩。2002年,我校首次组队参加福建省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分区联赛(NOIP2002)即包揽泉州地区的初中组所有出线名额,并一举获得了5个省二等奖,为泉州市中学在信息学竞赛的最好成绩。2003年,在"子江杯"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分区联赛(NOIP2003)福建赛区竞赛泉州选拔赛中,我校学子再次包揽初中组PASCAL语言前10名,共有11名同学获得了参加省复赛资格。在11月29日举行的福建省分区联赛中,我校学生不畏强手,取得优秀的成绩,共有4位同学获得省一等奖,6位同学获得省二等奖。
  三年的创建历程,良好的社会、教育效益,这就是泉州七中分校人的办学精神的体现--赶超时代,造福桑梓。我们处于信息的时代,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教育对所有地区、所有学校和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我们的经验与做法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充分把握世界基础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更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积极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挥名校的辐射作用,为我市的基础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