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4-04-20 16:52 浏览量:

泉州市教育局  刘一聪 (2003年6月)

同志们: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泉州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把教育信息化列入数字泉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始于2000年初的"学校上网年",历经2001年的校校通工程和2002年的全市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中心的全面建设。目前,我市计算机拥有量达5万多台,计算机网络专用教室1100多间,多媒体教室650多间,校园网127所;80%以上中小学实现上互联网,其中近百所学校光纤到校,近500所学校采用ADSL上互联网;市教育局与各县(区、市)教育局、市直学校实现网上发文和部分数据传送;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中心正式开通。各县(区、市)和学校也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市教育信息化位于全省前列。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一、实现共享,加快教育教学资源软件建设步伐
  要建立统一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避免形成信息孤岛。今后,要继续加强以下几方面建设。
  1、办公管理系统。要继续努力构建统一、完整的管理应用体系,逐步实现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日常管理的信息化,公文收发、数据报表的汇总实现"无纸化"。首先公文流转管理与办公信息发布(日程、工作、会议、消息、地址簿、收发文、告示等),其次建立人事档案管理(即本单位设置、干部与教师的基本信息,如:获奖、培训、所教课程、论文、科研等信息)。第三,资产管理信息等。
  2、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安装统一的校园软件管理应用平台,可提供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数据接口,实现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数据统计的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同时,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当今主流的大型数据库,设置多级安全机制,提供备份和恢复功能,可集成任何类型的应用程序、文档、目录,使平台的整体功能不断地扩充,满足今后发展的需求。主要有:一是学生学藉信息管理;二是成绩管理,包括各校科目设置、考试维护、成绩输入、统计、分析;三是日常教务管理。
  3、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教学资源的管理、优化、积累、检索和使用。教学资源建设要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便于交流提高。市、县教育局要建设以素材、课程为主的城域网资源共享中心。市教育局已建成全市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中心,各县(区、市)也要建立相应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中心,但要注意互通有无,避免重复。学校建立要建设课件、校本课程为主的资源库。一是自主建设,在学校校园网服务器上建立共享教学资源,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上共享教学资源的建设,要求学校教师每年制作一件优秀课件、撰写一篇优秀论文、编写一课优秀教案和一张试卷。二是添置购买,各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购一些应用软件,也可以购买一些使用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和题卷库,但要注意与已经统一定制的管理软件平台相衔接。三是网上交流搜集,可以从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广东基础教育资源网等网站搜集下载。要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选用反映学校特色的教育信息资源充实到地市或县(市、区)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库,供其他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共享,方便查找各学科教学资源,并进行全市性的网上教研、交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今年,我市将继续开展评选教育资源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
  二、开拓进取,努力构建全市教育宽带虚拟专网(VPN)
  全市已基本实现校校通工程,为构建全市教育宽带虚拟专网提供良好的基础,建设全市教育宽带虚拟专网已是深化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迫切要求。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资源高度共享,另一方面对学生也是一个保护,可以屏蔽掉一些不良信息。
  1、继续推进百校通光纤工程。经过全市一年多的努力,已有百所学校通光纤,计划再用二到三年的时间,所有完中(含重点职校、高中)、达标初中、省示范小学(含农村)实现通光纤,基本构建覆盖到所有乡镇教育的宽带虚拟专网(VPN),用于承载教育OA系统(办公自动化)及视频会议系统,启动远程教育工程,开设师生自主学习中心,开展教师网上继续教育。
  2、推进乡镇城域网络建设。尽快把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广大农村,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信息化重点和难点。要实施扶持农村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乡镇的学校(农村完小)规模一般不大,要大力推进以乡镇中心学校为中心覆盖乡镇所有学校的乡镇城域网络建设,每所农村学校实际上是若干个终端,联接到乡镇中心学校的网络中心,形成"胖中心,瘦终端"的乡镇城域网络,建立统一共享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积极开展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样,就不必每一所学校都建有校园网,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资源难以共享。今年,市委市政府把扶持20所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各地应认真抓好落实,并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推进,力争在2005年实现全市乡镇学校城域网络建设。
  3、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建设。达标、示范学校和优质幼儿园要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建设,加强教科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规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整体普及,提高整体教育现代化水平。今年,我市报送省级实验校有13所,计划评选市级实验校30所。
  三、注重实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关键是应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努力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全市各级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1、开好信息技术课程。要按照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划要求,积极推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各级各类学校要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底前,所有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底前,所有小学基本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2、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课堂教学,充分运用全市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中心的资源,大力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积极开展多媒体课堂教学应用和研究。首先,从公开课、观摩课、教学示范课、教法研究课、优质课评比等作为应用多媒体技术切入点,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和探讨。以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广大教师教育观念和课堂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扩展和提高。其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推进信息化,是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重要手段。要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教育科研,鼓励支持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课题研究。达标、示范学校每年都要有科研计划,落实课题研究。
  3、开辟学生自主学习中心。开放电脑教室、电子阅览室、数字化图书馆,让它们成为学生的"网络自习中心",并根据课程改革的指导原则,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一是指导学生利用校园网到互联网及校内资源库查阅相关资料,运用全市资源共享中心的CFED开展研究性学习;二是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情景,为学生探究和体验提供条件。
  4、建立学校网站。要鼓励和支持学校建立网站,并以此来推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开通"校务公告专页"和运用"内部论坛"等版块,把适合对内或对外公开的校务和教育信息分别在网上发布,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社会沟通。建立教师个人主页,开辟网上考试、网上作业、网上教学调查统计、网上心理咨询等栏目,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学习需要,从中获得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我测试、专题指导、第二课堂、模拟实验、问题咨询、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等方面的支持,使每个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可在网络上就某个问题与其他同学及教师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建立学生网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创造条件,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应用水平及技术队伍的开发能力。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师生在教与学中应用校园网的常规,通过制定具体的措施及评价指标使师生的应用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进一步抓好师生的计算机培训,提高应用水平。一是与一些高校或计算机培训单位联系,让骨干教师通过培训、交流、考察等形式加强学习;二是与部分省内外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相促进与提高;三是在专家组的指导下,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加强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研究,以此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四、开设网络课程,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我市是"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试点地区",我局与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合作开展区域性教师教育网络课程的应用性科学研究与实验,准备用两年的时间,运用远程教育手段,选用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研究中心推荐的课程资源--"国家级教师教育网络课程(试行)",共7类33门,在我市试行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这是我市教师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改革与实验。据初步统计,全市共有3643名中小学教师报名参加远程继续教育培训,其中中学2072人,小学1571人,他们将从6月1日起至7月20日,完成首批远程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任务。
  参与本次实验,旨在以开展教师教育的应用性科学研究与实验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水平,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创新型的培训模式,为全市中小学教师提供国家级的优质课程资源,辅以创新型的培训,着力化解多年来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工学矛盾突出、办学条件差距较大等问题,从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探索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教师教育的新路子。
  我市承担全国性教师远程网络教育课题实验既非常荣幸也很艰巨,需要各县(区、市)教育局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各县(区、市)教育局应予高度重视,结合各自的实际,采取必要的措施,抓紧做好相关的工作部署。各有关学校应及时做好组织发动,为教师参与培训创造条件,认真组织教师报名。市、县二级机关干部、各中学(学区)校长、市级以上骨干教师要各积极参加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参与远程教育国家课题实验研究,我们将免费提供其注册、学习、培训的机会,不参与考核,但必须在网上发表意见,如增删修改意见。因为试行的网络课程教材,特别是其链接的资源库参考资料尚不完善,某些内容可能比较陈旧,可能会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可能有悖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精神,个别甚至可能会有谬误之处。我们将吸取精华,把网络课程修改成为地方性课程,通过二年的实验,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使之成为第二轮远程培训可用之课程教材。
  远程继续教育培训是教师教育的一项创新性工作,符合了科学教育要创新、教师继续教育也要创新这一时代潮流,特别是抗击"非典"时期,对教师教育工作也提出了培训形式创新的课题。根据北京、广东、香港等地"非典"时期大中小学停课期间利用网络教育形式指导学生学习的经验证明,远程网络教育形式是教师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