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教育系统信息技术工作情况汇报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4-04-20 16:52 浏览量:

惠安县教育局
(2003年6月20日)

  教育信息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是实施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几年来,在惠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县教育系统的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汇报如下:
  一、我县教育信息化工作概况
  近两年来,我县教育信息技术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中小学计算机装备量快速增加,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信息技术装备和"校校通"工程发展迅速。
  几年来,我县教育信息化投入不断增加,尤其是两年多来投入力度更大,2001年投入753万元、2002年投入1084万元、2003年上半年投入1211万元,快速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和"校校通"工程建设。目前,我县各级各类学校共有电脑6588台,中学人机比为1:20,小学人机比为1:50,全县现有多媒体电教室33间,有4所中小学建成了校园网;2000年12月开通了惠安教育信息网;2002年全县所有中小学实现了"校校通"工程。最近,我们通过调研、对比、谈判,与县电信局签订了合作协议,全县已有5所学校实现光纤接入。此外,一些学校还配备了教师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教学录像编辑室等专用教室。
  2、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扎实开展。
  2000年,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制定了《惠安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实施方案》。将计算机及网络知识作为全县教师应知应会的基本功来要求,采用分批分层次的培训方法,对全县中小学及幼儿园在职教师进行全员培训。2001年举办了2计算机应用培训班,有200多名教师接受了初级、中级和高级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2年,又举办了两期教师计算机培训班,有近30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大部份学校也都能够开展计算机校本培训,使本校教师至少都参加了一轮培训。
  3、信息技术教育初步普及。
  根据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精神,我县从2001年秋季起,开始规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工作,并且取得了成效。目前,全县所有达标中学、示范小学、中心小学以及部分完小都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从今年秋季开始,全县所有中学、中心小学和部分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4、学科整合研究多层次展开。
  在开展学科整合研究与应用的工作中,首先各校都能够积极从两个层面进行探索,第一个层面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交互性;第二个层面是通过网络在教学中的普及与应用,努力拓宽师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积极构建人性化的学习环境,营造协作式的学习氛围。其次,大部份学校都能够积极承担国家、省、市各级的课题研究任务,多层次开展课题研究。第三,充分发挥各种评先创优活动的促进作用,每年有各种论文、优质课、优秀课件、优秀教案参加省、市的评比活动,促进了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应用。
  5、教育办公自动化成效明显。
  我县从1994年起县招办就开始试行计算机辅助招生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我县教育办公自动化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包括高考、中考、螺城地面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电脑派位、自学考试、高中会考等各种考试考务管理工作都实现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各种财务报表、事业发展统计报表、学校教学仪器装备、教育局文件的下发和教育信息的发布等工作以及部份学校的教务管理、图书管理和学籍管理等也都实现了网络化、自动化。
  二、我县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关键。
  为推进我县教育系统信息化工作,惠安县政府于2000年制定实施了《惠安县"教育技术现代化"五年发展规划》,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作出了具体规划和部署;2000年县委、县政府又在《关于加快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新世纪前5年全县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任务。县教育局成立了"惠安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管理小组",下设设办公室,统一协调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各方面工作。县委、县政府以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为我县信息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规范管理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我县信息技术装备能够保持快速增加,有两个措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一个是规范上机费的收管用。在省里没有收费政策的情况下,从2001年上半年起,我们大胆尝试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初中、小学收取上机费,有效地解决了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所需的经费,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这除了县委、县政府和物价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外,还得益于我们对上机费收、管、用的规范管理,充分发挥了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另一个是规范信息技术设备的采购行为。在县政府采购办主持下,采用网上公开招投标的办法,这既减少了学校计算机装备过程中的盲目性,又加强了教育系统的廉政建设,提高了学校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
  3、"培训先行"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基本原则。
  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进学科整合研究与应用,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由于我们重点抓了教师的全员培训、校本培训等多层次的培训,使全县教育工作者从上到下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掌握,逐步形成了一支能够进行教育信息化科研、课件开发和使用的教师队伍。因此,才有今天惠安信息技术教育的初步普及和教育信息化的大好局面。
  4、开拓进取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精神力量。
  为加快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进程,我县各基层学校领导、全体教育工作者发扬"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用"五个一点"(即学校挤一点、镇拨一点、社会捐一点、商家赊一点、银行贷一点)的资金筹措、拼盘办法,完成学校的计算机装备。我们拿昨天、今天、明天的钱办了今天的事,拿社会的钱办了教育的事,这种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是我们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今后一段时期我县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思路
  1、要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
  环境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我们将继续坚持"超前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办法,加大投入,切实加快信息技术教育的软、硬环境建设。
  2、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要大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和全员培训,积极实施"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计划",把教育信息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使"教师、学生、新课改内容、信息技术的运用"四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教师的学科整合研究与运用能力。
  3、要努力提高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
  要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的上机时间。要求各校除了在上课时间里让学生上机外,还要在课余时间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并将电脑网络教室、多媒体电教室等向学生开放。原则上要求各校每周要安排一节以上的上机课,并在课余时间把电脑网络教室向学生开放2个小时以上,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有2个小时以上的上机时间。提倡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校园网吧",在双休日及课余时间有秩序地向学生开放,努力提高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
  4、要加强实验校的创建和跟踪管理力度。
  今年我县将创建4所市级以上的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学校。同时,要求各实验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科整合公开课"制度,定期通过开放周、教学观摩周和教学研究等形成,经常性地向其他学校的教师展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案例,以此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全县中小学的广泛应用。
  5、要加强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应用。
  要切实加大对课题研究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研究;要积极创建学科虚拟教研室,大力加强学科资源库建设,切实加强学科整合的研究。我县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依托学校和公司,重点建设部分学科的资源库;要组织举办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优秀教案以及教师优秀电脑作品的评选活动,并在适当时机举行学科整合课题研究的交流研讨活动。
  6、要重视和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要加强校园网或网络教室的建设,提高校园网或网络教室的过滤功能和管理水平,净化网络环境,为青少年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成长环境;要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的网吧,联合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取缔黑网吧,给广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