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0104-1012-2022-00388
    • 备注/文号:泉教安〔2022〕12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教育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2-08-29
    泉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学校安全百日会战专项行动的通知
    来源:泉州市教育局 时间:2022-08-30 23:45

    各县(市、区)教育局,泉州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台商投资区教育文体旅游局,市属学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政府安委会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深刻吸取近期省内外各类典型事故,举一反三,统筹安全与发展,全面排查学校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抓好事故隐患整改和安全风险管控,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学校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市安委会部署要求,我局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迅速开展学校安全“百日会战”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安全要求紧密融入到教育事业之中,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切实落实安全风险防范责任,坚持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重点防控措施到位、督促检查到位,坚决防范遏制安全事故发生,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工作目标

      即日起至12月底,各地各校持续深化学校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安全大检查,聚焦安防、消防、交通、建筑等事故易发的风险领域,深入研判安全形势,以战时攻坚态势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及时管控化解各类安全风险,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

      三、工作任务

      (一)校园安防安全。持续巩固深化校园安防建设成果,聚焦薄弱环节,对安防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民办校园安防落实情况进行再梳理,对标对表补强。聚焦“封闭管理”,严格外来人员、车辆出入管理,严防无关人员、危险物品进入校园。聚焦“人员管理”,指导学校建立教职员工、保安员身份信息核查和动态评估机制,对不宜从事校内工作的人员,及时调离岗位;督促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保安队伍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聚焦“技能应用”,指导学校加强安防信息化建设,依托公安大数据精准赋能,在中小学、幼儿园重要部位推进“人脸识别”等智能感知前端建设,实现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基本覆盖。

      (二)消防安全。加快食堂燃料、设备等安全设施改造,倡导停用醇基燃料(醇基燃料是以甲醇、乙醇等为主要成分混配的新型燃料,闪点低于60℃或醇总含量不低于70%的醇基燃料属于危险化学品),全面完成学校燃气泄露报警装置安装工作。持续深化学校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全面自查防火分隔是否被破坏,电缆井、管道井是否进行防火墙封堵,消防给水系统是否完整好用,消防水泵接合器功能是否正常,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是否被破坏、锁闭、占用等,进一步提升消防安全管理、火灾隐患查改、灭火应急处置等能力水平。同步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采用“四色”安全管理方法,实施单位分类分级差异化监管,精准治理高风险区域场所。

      (三)校车及学生交通安全。督促使用校车的学校按标准配备校车视频监控和行驶记录装置,接入校车安全监控平台,实行动态管理;依法严查严处校车超速、超员、疲劳驾驶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校车驾驶人常态化培训教育,利用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加强随车照管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加大农村地区校车服务供给,会同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加强农村学校布局、管理方式以及在校学生规模、放假开学和日常出行需求等基础信息摸排,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专用校车、定制公交等方式,切实满足农村地区学生上下学、寄宿制学校集中返家返校等用车需求。对照《中小学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组织优化与设计导则(试行)》,建立健全“一校一策”,优化学校周边交通组织、完善交通设施,加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着力提升学生出行安全保障。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广泛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提高学生交通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识。

      (四)食品安全。加强学校食品安全日常管理,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围绕采购、贮存、加工、配送、供餐等关键环节,健全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严格采购、贮存、加工、留样全过程管控,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个人卫生防护,做好食堂日常卫生清洁和消毒,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加强食品安全督查和评价考核。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

      (五)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严格落实实验室准入机制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配齐配足实验室安全设施设备、安全防护用具,开展实验室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对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进行重点排查整治。落实危险化学品全周期管理,搭建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系统,形成涵盖实验室药品的采购、运输、存储、使用、处置等全过程的闭环监管体系。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制定完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六)校车及学生道路交通安全。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及福建省《实施办法》,依法实施校车使用许可,督促指导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源头管理、动态监管,保障校车通行安全。持续开展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环境提升行动,加强与应急管理、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健全联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对校园周边非法运营学生行为的整治,依法严查严处校车超速、超员、疲劳驾驶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打击处理非法集中接送学生车辆。加强校车驾驶人常态化培训教育,利用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加强随车照管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广泛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提高学生交通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识。

      (七)学校建筑安全。严格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部署,制定排查方案,抽调专业技术人员,重点检查校舍结构及附属设施的安全性、安全防护设施加装情况,核实校舍建设的合法合规性,按照一栋一表记录排查信息,逐一归集各地各校校舍安全信息。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建立整治台账,分类采取整治措施,该封房的坚决封房,该加固的坚决加固,该拆除的坚决拆除。加强房屋安全宣传教育,普及房屋安全知识,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引导师生远离“危房”。

      (八)学生防溺水安全。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学生防溺水协调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学生涉水隐患排查检查,制定“学生预防溺水工作排查情况表”“隐患水情图”,完善安全警示标识和设施设备,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和溺水危害,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珍惜生命,远离危险水域。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充分运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通过家访、家长会、电话、短信、微信、发放告知书等方式,及时向家长进行防溺水风险提示,督促家长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九)学生预防欺凌安全。畅通举报和求助渠道,设立学生欺凌举报和咨询平台,发挥学生安全员作用,线上线下接受线索信息,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学生欺凌隐患排查,全面掌握学困生、特困生、留守儿童、父母离异学生情况,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状况、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及时查找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隐患点对情绪异常、有暴力倾向、有小团伙迹象等特殊群体及个体学生。对发生欺凌事件,快速响应、严肃处置,防止造成不良影响。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此次“百日会战”专项行动,始终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筑牢安全生产底线,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学的宗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和学校主体责任,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逐一细化工作任务清单,倒推时间推进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敢于动真碰硬,切实增强“百日会战”专项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保障全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二)狠抓工作落实。各地各校要认真总结近年来事故教训,深刻吸取国内其他地区的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开展自查自纠,结合开展学校安全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和风险隐患双防控,运用“三张清单”过细摸排安全风险隐患,逐条逐项建立风险隐患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和制度措施清单等“四个清单”,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做到情况明、底子清,做到即知即改,确保安全风险管控到位、安全隐患整改闭环管理,切实抓出集中攻坚实效。

      (三)强化督促指导。各地各校要统筹推动百日会战专项行动,公开举报电话,广泛发动师生举报重大安全隐患。要建立健全通报制度,对行动走过场、整改治理不力的,存在重大隐患问题且未能落实整改的学校,要及时予以通报,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送我局学校安全工作科和属地安委会,倒逼学校有效落实主体责任。此次百日攻坚行动开展落实情况将纳入年度学校综治安全目标管理责任考评内容。

      各地各校每月要统计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按照学校安全专项整治三年和大检查要求统计汇总),于每月25日前报送市教育局学校安全工作科,12月1日前报送“百日会战”专项行动工作总结。联系人:李永忠,电话:22782905,邮箱:xak@qzedu.cn。

    泉州市教育局
    2022年8月22日


    泉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22年8月29印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